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张清华:写作训练是必要的

白烨:茅奖中不见70后身影 这种状况需适时改变

  昨天(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中国作协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发布公告,宣布于2015年8月16日进行第六轮投票,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分别为,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以得票多少为序)。其中,既有格非、王蒙、李佩甫、苏童四位读者熟悉的文坛名家,也有凭第一部长篇小说就获得茅盾文学奖、堪称奇迹的金宇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每四年举办一届,自1982年开评至今,已逾30载。从第八届开始,每位获奖者奖金高达50万元人民币。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在谈到王蒙获奖时说,茅盾文学奖奖给一辈子都在写作的王蒙,不只是彰奖其作品,更是在向他所坚持的文学理想表达敬意。四年一度的茅盾文学奖也正是在向始终坚持着文学理想的写作者致敬。为此,祝贺格非、王蒙、李佩甫、金宇澄、苏童。

  ■茅奖观察

  白烨:茅奖主要看作品,也要看作家

  茅盾文学奖主要看作品,也要看作家核心观点;茅盾文学奖既评作品,也看作家在这个领域的贡献,这其实很明显。

  客观地说,这次评奖基本上做到了选优拔萃。王蒙的《这边风景》比较特殊,与其他作品有所区别,这部作品是过去所写的作品稍加修饰后的出版,属于旧作新出,其实可以拎出来颁发一个荣誉奖。这样还可腾出来一个名额,再评一部。王蒙这部作品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革”文学。王蒙这一辈子都在写作,名副其实地著作等身,给他一个奖,不只是彰奖他的作品,而是向他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表达敬意。从某种意义说,茅奖是既评作品,也看作家在这个领域的贡献,这其实很明显。比如上一届,莫言,就其作品来看,《蛙》不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但他之前好几部作品都与茅奖擦肩而过,如《丰乳肥臀》、《檀香刑》等都入围过,但争议较大,那次《蛙》比较靠近茅奖,就应该给他了。在专家评委的判断上,一方面要看作品,一方面也要看作家创作的历程和贡献,这是评奖过程中心照不宣的一种心理。包括这次李佩甫、格非、苏童获奖,应该说都有这个因素在里边。

  格非的三部长篇作品是一个系列。原来叫“乌托邦”系列,后来写着写着发生了变化,到《春尽江南》,就成为了对当下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深入透视,这种以小见大的意蕴,是颇具现实意义的。他的写作,认真而投入,数量不多,质量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写作是知识分子写作的典型代表。

  李佩甫之前写过很多作品,《羊的门》《城的灯》,《城市白皮书》,都很好,他的特点,只专注于对中国乡土文化、乡土文明,乃至乡土政治的观察与思考,在这一方面,他可以说是走在前边。我以为,他最为重要的作品,应该还是《羊的门》,但当年未参评,《生命册》这次如愿以偿地获奖,也是对他多次与茅奖擦肩而过的一种补偿。

  苏童的这部《黄雀记》,是体现了他的特点与水准的力作,但我个人认为,他的《河岸》要更为浑厚,更为出色,《河岸》没有获奖很是可惜。但《黄雀记》以苏童的方式叙述故事,那种南方的情调、气味、气氛,都是独一无二的,把他的那种以细腻见长的优势还是发挥出来,我觉得也是他之前多次错过茅奖,这次得奖,应该理所应当了。

  金宇澄的《繁花》获奖,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部作品在文坛内外都有很好的口碑。这部作品的获奖,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评委与读者的共识所在,这也证明茅奖的评选是首先以作品说话。

  任何奖项都会有遗珠之憾,在我看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我以为,如果再大胆一点的话,其实可以把徐则臣也评上。《耶路撒冷》这部小说在70后中,还是比较大气的作品。但就他的资历和对长篇小说整体的贡献来说,与其他人比还是有一定距离,但真的评上了,对徐则臣自己是莫大的肯定,对于70后群体乃至年轻作者,都会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在鲁奖评选中,70后已是主力,但茅奖中尚不见他们的身影,这种状况需要适时加以改变。(记者 刘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