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张清华:写作训练是必要的

真诚的力量让灵魂震撼

我的座右铭·当代国人的修身故事

——巴金两句话指引我30多年写作生涯

  一个人,总有自己的座右铭。也许,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座右铭。小时候,父亲告诫我:为交友处世,要宽容待人。一生温文尔雅的父亲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该如何宽容待人。父亲去世20多年了,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他温和的微笑。

  作为一个写作者,可以说出很多影响过自己的文学哲理,古往今来,多少哲人有过各种各样的高明的论述。在我的心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句很朴素的话,那是巴金送给我的两句话:“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能找到的都找来读了。大概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读到爱尔兰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人类的同情和爱心,用如此奇特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优美的文字!我记住了这本书,也记住了这个作家。

  读《快乐王子》还让我认识了另外一位作家,这本书的翻译者——巴金。巴金年轻的时候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文字非常优美。我从小养成了这样的读书习惯,读到一篇好文章或者一本好书,就记住作家的名字,然后去找他写的其他书,这是我拓宽阅读面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这个渠道是不会误导读者的。我找到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憩园》《寒夜》,还有他写的散文。说心里话,读巴金的书时,我觉得有点压抑,他写的都是黑暗时代的故事,知识分子追求理想、追求幸福,最后都是头破血流的失败结局,这对一个在新中国出生的孩子来说有点沉重。小时候读书,还有一个习惯,一边读,一边想象揣测写书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的文字中可以读到他的心。读巴金的书,觉得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从他的故事、他的叙述中,我感觉到他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尽管他时常在苦恼中。

  十年“文革”,巴金受到粗暴的批判,他几乎从人间消失。“文革”结束后,经历苦难煎熬的巴金重新开始写作。我在报刊上陆陆续续读到他的《随想录》,这是巴金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尤其是对十年“文革”的反思。读巴金的《随想录》,我觉得灵魂受到震撼。为什么?因为他的真诚。巴金在“文革”结束以后一直强调要说真话。“说真话”其实是做人的底线,但是对中国作家来说,在那个时代要说真话很难,尤其是知识分子、写书的人。你可以在生活中说真话,但当你要写作,要白纸黑字地落下来,就会言不由衷。言不由衷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巴金用他的《随想录》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文章是真话。他在反思历史的时候,也剖析自己的灵魂。正是他剖析自己灵魂的无情、严厉和真实,让我的灵魂震撼。我也看到很多作家说要讲真话,但是他们那种真诚和真实的程度和巴金是不能比的。

  巴金回顾自己经历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他说的言不由衷的话,他对人有意无意的伤害,一件一件都真实地写出来,剖析灵魂,坦白心迹,毫不留情地批判自己。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正的现实主义是什么?真正的现实主义是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别人看。巴金的《随想录》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我读《随想录》受到的震撼,只有在读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时有过。这是真诚的力量。我忍不住给巴金写了一封信,随信附上我刚刚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生命草》。我在信中谈了对《随想录》的看法,并且希望巴金能送一本他最近出版的书给我,希望他能在扉页上给我写一句话。信寄出去以后,我有点后悔,我觉得巴金可能会不理我,那时候我还很年轻,也没多少名气,巴金这么忙,他会理会一个陌生的年轻作家的来信吗?我不该打扰他。没想到,四五天以后,我就得到了回音,那是一封挂号信,大信封上寄件人的签名是巴金。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本花城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巴金序跋集》,在书的扉页上,巴金为我题了两行字:

  “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赠丽宏同志,巴金”

  这是两句很朴素的话,但这就是巴金一生的写作经验。他流传在世的那些动人的文字,写的都是他熟悉的生活,都是他对人生的真实感悟和思索。他在《随想录》中很多次写到自己写作生涯中的教训,曾写过自己不熟悉的,或者没有感受而硬写的文章,这样的文字,不会有生命。巴金赠我的这两句话,30多年来我一直铭记在心,这已成为我写作的座右铭。我不仅用这两句话指引自己的写作,也常常用这两句话回顾、反思自己的写作之道。去年,北京现代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我的十八卷文集,在编文集的过程中,我重读了自己40多年来写的各种文字,有些文字,我重读仍会心有共鸣,有些文字,觉得有点陌生,好像不是我写的,有些文字,让我感觉羞愧,因为写的并非我真正熟悉的,并非我的心里话。我没有勇气把这样的文字收在自己的文集中。巴金的这两句话,犹如试金石,检验着我40多年来的写作。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定是真实的故事,是真诚的情感。回顾以往,有一点我感觉欣慰:在巴金为我题写这两句话之后的30多年,我没有写过言不由衷的文字。(作者:赵丽宏)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1952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七十余部,有十八卷文集《赵丽宏文学作品》行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2013年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2014年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