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山里的细妹子

“快餐”和“任性”不会成为新常态

  ——也谈综艺变电影

  不尊重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不尊重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基本规律,“快餐”式生产,“任性”化消费,最终失去的恐怕不仅是电影市场本身

  去年春节档根据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的同名电影,以近7亿元的票房震惊电影界,引发了“电视综艺节目简单搬上大银幕,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电影”的激烈争论。有人不无愤怒地称其为“粉丝经济催生的畸形儿”,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综艺电影”取得与其品质完全不相称的高票房,这种现象是昙花一现,不具备可复制性。但“奇迹不可复制”的话音未落,新年伊始,电影市场又上演了综艺变电影的一幕——根据2014年火爆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改编而成的电影,再次以让人吃惊的卖座速度,挑战人们对电影的定义和评价。

  热门的电视综艺节目拥有稳定的观众群和收视率,靠着播映带来的口碑和话题效应,在现实生活和互联网上都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动辄几亿的网络点击量和微博话题阅读量,意味着换成真金白银的巨大的票房潜力。据悉,今年春节还将有几部“综艺电影”上映,不少卫视的王牌综艺节目也都在筹拍电影的过程中。成本低、见效快,顺手捞钱的事何乐而不为?特别是赶上春节档,在寒假期间上映,综艺节目长期吸引着的学生族成了票房的重要贡献者,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来得及换掉校服就兴奋地涌进影院,一些家长也被孩子“绑架”着去看。锁住一个学生,可以产生3倍甚至更高的消费效果,“合家欢”的观看模式成了“综艺电影”票房制胜的不二法门。

  带着这种急功近利的赚钱冲动,综艺节目大举进入电影业,以强大的力量渗透到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赢得了令人咋舌的高票房,这给电影的专业性乃至电影本体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电影市场也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休闲娱乐成为大多数观众进电影院的主要诉求,看电影成为时尚社交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获取谈资。某种意义上说,“综艺电影”能满足观众的这一需求,给观众带来快乐,未尝不是好事。问题是整个电影产业如果蜂拥而至,争做这种短平快的电影,无疑将加剧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的浮躁和投机。有人说,好莱坞也经常把热门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但我们必须看到,这里有一个必要的“电影化”的过程,需要有基于电影本体的一系列改编环节。而像我们目前这样“短平快”地制作“综艺电影”,用好莱坞知名影评人托姆·格伊尔的话说,绝对是“中国独创”——这种类型的电影,成熟的电影产业绝对不会去触碰。

  当下中国电影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快餐式生产,并且形成了快餐式消费的链条,恐怕与整个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内在联系。学生、城市白领等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构成了今天电影观众的主体,他们进电影院图的是放松,“90后”“00后”的青少年观众更是单纯追求娱乐,“任性”消费。坦率地说,我个人不喜欢这一类“综艺电影”,但也不会对年轻观众“任性”的喜欢冷嘲热讽,我只是想提醒年轻观众,快餐可口,但未必营养,人的成熟应该包含着对自己的口味、趣味和文化选择的反思。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快餐式生产的存在和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任性”消费,“短平快”的“综艺电影”在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还会风靡甚至大行其道,其生产者们或许还会以到手的高票房来嘲讽那些“执迷”于电影的专业性、电影本体的人。但是,我敢断言,这种情形不可能是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常态。不论是何种形态的电影,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取得长足的发展潜力,都必须从电影本体出发做精做强。不尊重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不尊重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基本规律,最终失去的恐怕不仅是电影市场本身。(饶曙光)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