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 央 电 视 台
中国国家博物馆
联合摄制
2015年6月
第一集 风雨如磐
【解说】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生动诠释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梦。
【习近平同期声】
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解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夙愿,也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推出集名】
第一集 风雨如磐
【解说】
南京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的。名字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四百多年后,这座昭彰郑和海上赫赫功绩的所在,却见证了海上而来的屈辱。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的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
也是从那时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将我们带回到历史时空之中,去感知一个民族的复兴轨迹。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大家这边请。接下来,各位观众随我欣赏面前的这台织袜机。这台织袜机,是由英国莱斯特城的宾得利公司生产的,距今已经历史悠久了,但它依然能够使用,这在全球才不足三十台。
【解说】
这台机器制造时的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后期,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高速转动的机械,正在将世界版图迅速缩小。而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十八世纪末,占据着世界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三分之一,并在中西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的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欲滴的扩张目标。
从十九世纪初开始,无法用合法贸易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开始了非法的鸦片贸易。短短三四十年间,中西贸易的天平迅速逆转,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大约有四十万箱,从中国掠走三亿至四亿银元,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鸦片流毒之深,让林则徐发出了“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哀叹。
【解说】
1839年6月,虎门外滩上的浓烟,飘荡二十三天。钦差大臣林则徐将收缴而来的近两万箱鸦片销毁,史称虎门销烟。一年之后,珠江口外的海面上,出现了四十艘英国军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中的这尊大炮,是历史的见证者。1841年2月26日,向虎门要塞发起总攻的英军割断拦江锁链,攻占几座炮台之后,全力向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所驻守的靖远炮台攻击。从正午到深夜,年近六旬的关天培,坚守其职,拒绝后撤,最终与四百多名将士壮烈殉国。这只是长达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烈的一幕。
曾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尽管拥有八十万人的军队,面对着初来只有七千人,高峰时不过两万人的英军,屡战屡败,丧权辱国。
当战事未开之时,即使是号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战前也乐观地相信,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外国人无以为生。当英军只用了三个月自珠江口打到天津之时,直隶总督琦善告知道光皇帝,山海关一带,本无存炮,只能从废弃仓库内拣出几尊“前明之物”,“蒸洗备用”。战前无备,战中无奈,岂能不败!
【解说】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艰难探索。
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主持虎门销烟,并力主抗英的林则徐,被罢官发配新疆伊犁。他特意将自己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交给了老朋友魏源。一年后,在《四洲志》基础上扩编而成的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在书中,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呼吁。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呐喊却像一片树叶飘落到大海,没有引起统治阶层的一丝涟漪。
【采访】钱乘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如果说当时的清政府能够睁大眼睛看一下整个世界的变化的话,也许它可以采取一些更加积极的态度。可是,这二十年时间,基本上是被荒废的,也就是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引起清朝廷的高度重视。当然,当时的整个中国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那样巨大的变化。
【解说】
1850年,二十岁的爱新觉罗·奕(讠宁)登上皇位,他就是咸丰皇帝。在文武大臣的万岁声中,清王朝腐败日深,天灾连年,民生维艰。咸丰登基未满一年,1851年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咸丰皇帝不会想到,终其一朝,他也没能看到太平军的灭亡。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影响波及十八省。其规模之大,发展之快,斗争威力之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就在金田起义爆发的同一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来自世界二十五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聚集在一起,欣赏着一万多种工业进步的成果。当天晚上,三十二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们英国历史上最隆重的日子,最美丽、最堂皇的日子。”当时,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法国、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落后就要挨打。
【解说】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历经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荟萃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却在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三天三夜的大火。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焚毁了清王朝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惊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
内外交困之下,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王朝主导的自救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它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洋务运动”一时风生水起。但这场自强求富运动终究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二十余年之后,清王朝的中兴之梦终于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破灭了。
【解说】
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内,保存着从海中打捞的北洋水师济远舰双主炮,每座竟重达二十吨。这支清王朝洋务派举全国之力打造,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被视作是“洋务运动”的得意之作,曾寄托着国人御敌海上的自强希望。可它最终留给历史的,却是无限的悲凉和愤恨。
1894年9月17日,历时五个小时的海战之后,北洋水师损失惨重,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随后,日本进攻中国辽东,并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了。
【解说】
甲午战争当年秋天,二十八岁的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拟订的《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振兴中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这样的民族心声。
甲午战争一年后,曾留学英国的严复,发表《救亡决论》,提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为中国人敲响了变法图存的警钟。
《马关条约》签署一年后,谭嗣同写下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喊出了中国人的悲怆和忧愤。
【解说】
此时的世界,一个群雄逐鹿的帝国主义时代已经来临。甲午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中国的贫弱无助,助长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觊觎之心。中国,面临着随时被帝国主义列强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机。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同期声】
甲午战争之后,积贫积弱的中国面临着任人宰割的凄惨境地。这时,康有为大声疾呼,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
【解说】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这段痛彻心扉的话,来自康有为。力主变法的他认为,在所有的政体之中,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救国之大经”,专制政体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是大势所趋。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就要改变祖宗成法,学习西方的各种制度。按照这样的逻辑,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维新运动开始了。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宣布变法。改革行政机构,编制国家预算,发展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等……但是仅仅一百零三天后,这些新政就因为触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利益而被断然制止。1898年那个烦闷的秋天,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人们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幻想。
【解说】
二十世纪的帷幕拉开了,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却是无尽的黑暗。
1900年前后,中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为镇压义和团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巍峨的紫禁城太和殿中,中国清王朝皇帝的龙椅,成了侵略者摄影留念的道具。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战后所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不平等条约体系完整化。中国,已经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采访】张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辛丑条约》给中国的打击是最深重的。《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捆住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和东西方各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格说起来,大约有四百多个。这四百多个条约都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解说】
尽管清王朝进行了最后的挣扎,不得已开始进行一系列所谓新政。但它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早就没有了信用,这些新政也无法阻止革命火种的传播。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仁人志士开始救亡图存的新的努力。
“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纪初,喊出了新的时代主题。与其它探索不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
【解说】
这是位于广州市先烈路的一座墓园。这里安眠着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牺牲的七十二位年轻的革命党人。“夫男儿在世,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声洞在广州起义前写给父亲的绝笔信。明知必败、必死仍然起义,这是属于一代人的青春之歌,也是属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
恰如孙中山所言,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光复。不到一个月,全国十三个省宣布独立。八十三天后,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暗夜中的长空。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它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势力支持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解说】
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仍旧没找到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历史悲剧有力地证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是不可能推翻封建制度的;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成果的被窃取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同样是不能挽救中国的。
长夜难明赤县天,风雨如磐暗故园。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在哪里?那个带领中国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先进力量,又将如何揭开历史的新序幕呢?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