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民风民俗 >> 北京东城剪纸藏宝岛 风情燃两岸

情起剪纸结忘年

铁牛和高凤莲奶奶

放羊(剪纸) 高凤莲

  5月10日上午,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红红火火的剪纸世界。和儿子铁牛刚刚看完“大河之魂——中国当代剪纸名家高凤莲三代传承”艺术展,一下就认出了展厅门口的高凤莲。

  高凤莲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的获得者,是延川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剪纸作品独树一帜,风格粗犷质朴,抽象生动,饱含古老图腾文化的因子。

  之所以一下就认出了高奶奶,是因为我20多年农村生活的经验——在中国美术展览的最高殿堂里,出现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只有在田间地头才会见到的老太太,她那因太阳眷顾而自然健康的脸庞(健美人士需要专门打理才能有的古铜色)、细密舒展的皱纹,她那不事装饰却得体大方的衣装,她那款款的低声细语,一切都显得宁静而慈祥。一下就认出了高奶奶,也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对剪纸文化的喜爱和了解——剪纸作者以农村妇女为主体,植根于民族民间肥沃的文化土壤,她们从不称之为“创作”的创作,体现了忙忙碌碌的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

  铁牛跑上前去,高奶奶俯下身,搂住了孩子,和孩子说了些什么。抬起头时,快乐的微笑写在了脸上,奶奶也许是因为有这么小的剪纸迷而欣喜,也许是因为农村老太太对孩子天然的喜爱。于是,镜头定格在了艺术展的展板前,一老一少,多么和谐。

  我和孩子流连于这祖孙三代营造的艺术世界里。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正好看见高凤莲和她的女儿刘洁琼、外孙女樊蓉蓉在现场演示铰剪纸作品呢!她们被包围得严严实实,不时还需要人提醒别挡住了奶奶的光线。多么难得的机会,我和孩子又停下来,静静地欣赏着剪刀和纸片在奶奶手里不停地运动,多像一支曼妙的舞曲!

  我们准备了美术馆的明信片,想请奶奶签个名,做个留念。

  铁牛说:“请您给我签个名吧。”奶奶说:“奶奶不认字,奶奶不会写字。”

  铁牛说:“要不您给我画个简单的小猪吧,我属猪。”奶奶说:“奶奶画的画不好看。”

  孩子问得天真,奶奶答得自然。这来回问答,没有显得丝毫的牵强和不妥。

  孩子收起卡片,奶奶也没再说话。高奶奶又拿起几张小红纸片铰了起来。原来,高奶奶正在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猪呀!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孩子居然得到了高奶奶亲手铰出来的猪宝宝。

  高凤莲剪纸的时候,不画底稿,甚至连剪刀都不看,所有的创作心中有数。只有在每次下剪刀的时候,看一眼手中的纸,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得心应手。高奶奶专心剪纸,对周围的夸赞和议论好似没有听见,偶尔会说上几句,只听到奶奶平静地说她的两只眼睛都做过手术,现在右眼的视力不太好。我突然想起,两年前,同样是右眼视力不好的欧阳中石老先生,在一次讲座结束后准备上车离开时的场景,说到老先生的右眼右手都不方便,他的同事幽默地“解释”为老先生功夫超群、难出其“右”。高奶奶在剪纸方面的功夫,又有谁能超越呢?

  日近当午,当我和铁牛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还没上小学的铁牛给高奶奶送上了祝福的卡片,稚嫩的小手写下了四个拙拙的大字:“祝奶奶好!”(杨波)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