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展览现场。 杨崇海摄
“被捕的学生脖子上挂着条幅,身后是荷枪的警察。”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一组老照片忠实记录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场景,让人过目难忘。照片的作者就是美国社会学家、业余摄影家西德尼·甘博。
4月15日,由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和杜克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西德尼·甘博摄影图片展”在北大红楼开展,143张照片和一部16分钟的默片《妙峰山庙会》等众多珍贵历史资料向公众免费开放。
眼下正值“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前夕,“甘博镜头中的‘五四运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一主题的30张照片分别记录了“五四运动”的真实历史场景。“图片展让现在的人更直观地看到‘五四运动’的场景,更好地感知‘五四’精神。这是甘博拍摄的22张‘五四运动’照片第一次在北京完整地展出,很有意义。”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秦素银介绍说。
甘博还全程记录了1925年3月19日孙中山遗体从北京协和医院启运,被移送到中央公园(今天的中山公园)的过程。镜头聚焦了鲜花装饰的灵车、花圈和牌楼,以及载着孙中山遗像的马车在人群注视中缓缓前行等场景。
1917年至1932年间,甘博曾先后3次到访中国,抓拍了旅居中国期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尽管只是业余摄影家,但甘博的摄影遗产仍然非常有价值。他将摄影和社会调查这两种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普通人生活和苦难的理解。比如,煤矿上的童工拖煤出矿井的瞬间,脸上露出疲惫的笑容;通县鞋匠、骡轿、骆驼商队、送水的独轮车、乞丐、人力车车棚、旧式和新式监狱等都曾进入到他的镜头中。
甘博的长女、在中国出生的凯瑟琳·甘博·科伦夫人说,这些照片的发现是“偶然地,通过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巧合”。
1984年,在普林斯顿亚洲协会的一次会议上,科伦夫人惊讶地发现“投映在墙上的一些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幻灯片是父亲拍摄的,这些幻灯片美丽而着色奇异。”后来她在家中三层阁楼的一间壁橱里找到了几只檀木盒子和几个鞋盒,里面存放着几百张人工着色的彩色幻灯片和近6000张黑白照片的底片。甘博不仅为胶片和幻灯片编了号,而且标明了照片的地点、时间和内容。
用甘博自己的话说,他的第一次访华像是一只东方的昆虫叮咬了他一口,让他盼望着有朝一日回中国做摄影远足。为此,他仔细研究了19世纪后期拍摄中国社会的出色摄影家费利斯·比托和约翰·汤姆逊的作品。1917年5月第二次踏上中国国土时,甘博已经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带着他的那台Graflex牌照相机。
1932年回国时,他积累了一整套无比珍贵的影像档案,包括 5000幅黑白照片,几百幅手工上色的玻璃幻灯片和30卷16毫米电影胶片,记录了中国北部、中部、东部、西南和南部地区的城乡社会生活。(石 磊 范洪岩 杨彩霞)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