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喜欢画画,后来有老师说,要画好画还必须写好字,于是就逼着自己学书法。现在也有很多初学者会有这样的疑问,书画有必要兼学吗?
这里我想从书画同源的角度来详细阐述书画兼学的必要性。
书画同源的说法缘于书画同体和用笔同法,且都具有意象造型与抽象线条的特征,同样讲求 “以形写神”、“遗貌取神”,更同源于心,同源于自然。
书画同体
山东日照天台山上的石刻太阳图腾
中国文字和绘画关系密切,两者在产生初期并没有区分,记事和传达信息都用简单的图画,所以叫做书画同体。当图画简化为一种符号的时候,独立的文字才产生。书画虽然分科了,但两者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气息始终保持一脉相承。
我们的祖先,对造型的抽象性思维是相当擅长的。从那远古时代的具有崇拜意味的标志性图腾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先民对物象高度概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书画分科及后续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也得以不断加强和完善,文字更加简练与抽象化,而绘画虽然偏向了具象的造型,但具体到物象局部的时候,往往又是高度概括、简练或抽象的。
很多书法家喜欢看画,因为在画中能体会到更多的意趣。画家多看书法,对画面的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帮助。
用笔同法
花明晓露烘,稦老生铁铸。岁寒有同心,空山赤松树。吴昌硕
同一支毛笔,既可以写书法也可以画画。正因为中国书画的工具载体类同,用笔的方法也基本类同。
书画的用笔皆要求起笔、行笔、收笔节奏分明,笔画要藏头护尾,蓄势而发,得势不散,笔画之间要气脉相连,形隔而意不断。这即是书画用笔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标准。可以说,不会用笔难以写书法,也难以画画。
正因为书画对用笔的讲究,其精神内涵高度一致。对于画家来说,可以将字画出来,所以画画的过程,也是对书法用笔的训练过程;而书法家,可以将画的线条用书写的标准发挥出来,这也是中国画一直讲究的用笔功夫。
意象造型与抽象线条
凡作画须脱画家习气,自有独到处。齐白石
书法与绘画的造型与线条都源自于对自然事物的概括、模仿,以及意识形态的表现。
现实中的物象严格地说,只有光影形成的立体感,没有绝对的线条,书画中的线条是抽象的。以抽象的线条来表现物象,使得书画向着意象的造型发展。再加上意会的表现手法,赋予了书画无穷的意象内涵。
意象造型与抽象线条是组成书画的基础,掌握最基本的表现技法是学书画的必经之路。
勤学书法,可增强抽象线条的表现力;精进画法,可提高意象造型的能力。
以形写神、遗貌取神
浮云欲掩湖山色,深水弥彰霞靄光。晏墨诗意,余本海
说到以形写神,对于绘画来说,通过一定的形象来传达出某种精神气质,这很容易理解。当我们面对一幅草字书法的时候,那些抽象的线条之间,几乎找不到原象形文字的形貌特征,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精神,这就是遗貌取神。中国画以意象性线条高度概括地表现物象,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遗貌取神的特点。
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到了书法的神韵,舞剑与书法形别而神韵相通。世界万物在自然之道中的神韵都是相通的。书法、绘画、武术,甚至于举手投足,都无不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神韵;天地、山川、草木,甚至于细枝末节都无不体现出自然的造化神韵。取其精神而不拘于某物某形,是书画进入高境界的必备素养。
学书法兼学画画,或学画画兼学书法,正是一种交互式的对“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的深度体验。
同源于心,同源于自然
心与云舒卷,意随气散闲。朱晏墨
作为艺术的书画不管如何演变,除了记事、给人以美感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心性情感的抒发,是自然作用于心的反应。所以书画同源于心,同源于自然。
我刚学书画的时候,见书画史中讲,中国书画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意蕴。那时候因不了解所以就去学道,才知道了“道法自然”,也知道了作书画要“艺贵自然”;后来又了解到中国书画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成就了表达真趣的妙境。为了进一步了解就开始学着参禅,才知道了“直指本心”,也知道了学书画可“明心见性”。
人是自然人,不离自然即为道;人心本真,不以无明杂草来覆盖即为真性情。以合道之本心作书画,是书画创作的高妙境界,也是创作书画永不枯竭的源泉。
学书法兼学画法,学画法兼学书法,不管是从形质技法的角度,还是从精神意蕴的角度,更是从心性修养的角度,都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朱晏墨2015/12/20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