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皮影和木偶的新闻最近很热。一边是申遗、进博物馆,成为拍卖会上的抢手货;一边巡演、拍影视剧,化身传统中国动漫的现代代言。有千年历史的木偶穿越古今,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既古老又时尚。
在收藏市场上,皮影和木偶更是日益受到中外藏家的青睐。一个清代的皮影人头,估价为3000元到5000元;一个宫殿造型的明代皮影单品,也可卖到8万元到10万元。比五六年前上涨了5倍到10倍。在一些拍卖会,高价的皮影和木偶也屡见不鲜,一套清朝时期的《西游记》皮影价格近10万元。一副长23米、宽1.2米的皮影《清明上河图》,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时,曾被估价800万元。
宋代扇面册页《骷髅幻戏图》
制作一个皮影要刻3000余刀 ·雕刻的过程,十分繁复,仅雕刻刀具就有一二十把,甚至三十把以上。
皮影的表演是门艺术,皮影的制作更是一门不为人知的艺术。各地的皮影各具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致相同,都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钉缀等8道大的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皮影制作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经过这些繁复工艺处理的皮影,存放三五百年也都没有问题。
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唐山皮影多用驴皮,因此称“驴皮影”;甘肃陇东皮影,则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这黑公牛,得活杀,方可取到好皮。
选好的牛皮,要放在凉水里浸泡两三天。然后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再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把皮刮至透明为止。经过这返复浸泡和刮制,一张六七十斤的牛皮,只剩下六七斤。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把薄而透亮的皮,用于头、胸、腹等显要部位;把厚而色暗的皮,用于腿部和其他道具上。这样,皮影人物可以上轻下重,方便演员操纵。制作皮影有专门的画稿,世代相传,称为“样谱”。将样谱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之后,要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雕刻的过程,十分繁复,仅雕刻刀具就有一二十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分为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一般一件皮影要刻上上千刀,复杂一点的皮影则要雕刻3000多刀。
雕刻之后,即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多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物和植物炮制出红、黄、青、绿、黑5种纯色着色。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即熨平,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脱水发汗的目的,要使皮内的水分得以挥发,颜色又能渗入皮内。脱水发汗成败的关键,在于掌握温度火候。脱水发汗的温度,要保持在70度左右。过去没有温度计,老艺人们却自有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点在熨具上,观察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判断温度的高低。温度控制得当,皮子脱水发汗顺利,皮影色泽鲜亮,且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溶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翘扭变形。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皮子缩成一团,之前的工艺全部报废;温度不足,胶色则不能融入肉皮,皮内的水分也难以排尽,时间长了,皮子容易变形。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钉缀,即在皮影人关节衔接处,用线钉缀起来,再用一条皮包围在上身的脖领处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最后,钉上铁丝,作为支撑人影的主杆和耍杆,插人影人头后,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
皮影角色也分生、旦、净、末、丑 ·一位皮影艺人能掌握四五个影人,同时演起武戏来,还可以上下翻腾。
跟传统戏曲一样,传统的皮影人物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挑线就是要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两手上的两根耍杆,来操纵皮影表演。一位皮影艺人,大多能掌握四五个影人进行武打场面的表演,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十分热闹。
灯、影人和影窗,是组成皮影戏的三大技术要素。灯,从原先的蜡烛到后来的汽灯再到现代舞台灯光,照明工具在不断变化。影窗也从传统的长3米、高1米多,发展成为长8米、高3米多,大大扩大了皮影戏的表演空间。演一场皮影戏,至少得六七个人,一般是一人操纵皮影,其余人演奏乐器,六七个人中,至少要有四个人会唱,否则就没法演下一台大戏。
各地的皮影戏中,要数河北唐山皮影的文化积淀最深。明朝万历年间,滦州一位黄姓秀才落第而归,远去关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黄秀才的仕途之心,却使他潜心创作影戏。饱学诗书,熟读经卷,黄秀才创作了大量皮影戏的“影卷”,即剧本。怀才不遇的黄秀才没有想到,未能金榜题名的他从此会被永远刻在故乡人的口碑中。有了文人的介入,唐山皮影有了扎实的剧本,剧种也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唐山皮影的另一特色,是男演女。在封建社会,女人不能演戏,只能由男人来演女人。为了唱出女人柔美的音色,演唱时,男演员用手指掐着喉头发音,经过挤压后发出声音。时至今日,唐山皮影依旧保留着“掐喉咙唱戏”的传统。
国内另一知名皮影,是陇东皮影,人称“牛皮娃娃”。陇东皮影产于陕甘宁三省交接的环县。由于环县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因此,几百年来,陇东皮影的原生态的文化样式被保存得十分完好,成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宋代刘松年《傀儡戏婴图》
十几斤的木偶现在变得轻盈了 ·报纸成了木偶的“新材料”,糊13层刚刚好,少了要散架,多了太重举着累。
中国的木偶戏中,杖头木偶分布区域最为广泛。各地的杖头木偶高度差距很大,一般的杖头木偶,身高2尺到3尺。河北吴桥扁担戏用的小杖头木偶的身高仅有8寸,而四川南充仪陇的大杖头木偶身高竟四五尺,与真人高度近似。
杖头木偶用木头雕刻而成的,一只木偶重达10几斤,倘若演员的臂力欠佳,恐怕很难手举木偶,撑下一台戏来。
上世纪50年代,木偶艺人开始改革杖头木偶的制作技艺。经过反复试验,报纸从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担负起了这一重任。主要材料改变了,杖头木偶的制作过程也要相应改变。
上海木偶剧团的造型设计师徐进告诉记者,杖头木偶的制作,要经历出设计图、塑形、翻模、糊纸、上妆、装机关、穿行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马虎不得。
先是做设计。设计师要根据剧本和导演的构想,设计出人物造型。接着,制泥塑。看着设计师画的平面造型图,工人要用紫砂泥堆塑出木偶头的造型。在紫砂泥塑将干未干之时,工人要把木偶头切分成4块:头顶一块,一张脸分作左右两半,后脑勺再一块,分别浇上泥状石膏;大约半个小时后,固化了的石膏就可以一一卸下。浇石膏之前,要在泥塑上的坑坑洼洼处,涂些许肥皂水,这样石膏与泥塑就不容易粘住,石膏干了,方便取下。
有了石膏模具,报纸才正式登场了。工人先将一张对开的报纸从中裁开,用糨糊将三张裁开后的报纸一层一层糊在一起。然后,将其手撕成3平方厘米见方的小块,这就是糊木偶的基础材料。将报纸糊进石膏模具里,得屏气凝神,才能将报纸糊平整。这其中,尤以木偶的脸,凹凹凸凸,最为难糊。鼻子、耳朵等处,手指往往够不着了,得用上筷子、牙签。连牙签也使不上劲时,就将纸屑撕碎,沾上一丁点糨糊,细细地揿进那些小凹凸里。用报纸糊木偶,一般糊13层。少于10层,强度不够,用手一捏,木偶就会开裂;多于15层,就太沉了,而且事后给木偶装眼睛等都费劲。糊足了13层,扔在地上它都不会变形。
接着,就要给木偶装机关了。木偶嘴巴的开合、眼睛的张闭、脑袋的晃动……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就靠这机关。机关装在演员托举木偶的主杆上。演员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控制主杆的平衡,操控木偶上下点头、左右晃动;其余手指,操控动眼睛、动嘴巴、动鼻子等等机关。最后,要用砂纸将其表面打磨光亮,在其表面糊上一层棉花纸。然后,就可以上底色、化妆了。面孔化好后,就可以粘上头发和眉毛,一个形象生动的木偶就制作完成了。
新时期的杖头木偶,在制作工艺和表演手法上,都有颠覆性的变化。
以往的杖头木偶,演员站在1.7米高的挡板后头,用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操纵木偶。前些年,上海木偶剧团排演过一部原创木偶戏《卖火柴的小女孩》,颠覆了杖头木偶的旧有操作模式。首先,舞台上的挡板只剩下0.6米,“卖火柴的小女好”有了“双脚”,它的形象更完整了。“小女孩”不是一位演员操作的,而是由3位演员操作的,其中一人操纵“小女孩的身体和脑袋,掌控”小女孩“的嘴巴和眼睛的动作;一人操纵”小女孩“的双手,还有一人操纵它的双脚。而且,传统的操纵方式,是演员将木偶竖着举起,举过1.7米挡板,在其上头表演。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是“横杆木偶”,演员像操纵皮影一样横向操控木偶。由于一个木偶有3人同时操作,因此,“小女孩”的形象完整,同时头、眼、嘴、手、脚等各个部位都能进行细致的表演。逼真的“小女孩”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晓星告诉记者,有一次,《卖火柴的小女孩》演出结束,台上,来了一位怯生生的小姑娘,脸上挂着泪珠。她摊开手,手里是一粒湿湿的糖果,小姑娘硬是把糖果塞进了“小女孩”的手里。这情景,让台上的演员都很动容。
木偶艺术家们还能让木偶扮作舞伴,与人共舞。导演赵根楼曾经创作过一个《假面舞会》的木偶戏,剧中,女演员何筱琼男扮女装,扮成男舞者;她一手搂着的舞伴,竟是与她一般大小的木偶,“两人”一起跳起了激情探戈。何筱琼如何掌控她的舞伴呢?原来,她搂着舞伴的右手,自己的右手则插进了木偶的腰部,腰部中间装有主杆,可以操纵木偶头部和身体的转动。
跳舞,最关键的还是一双脚,何筱琼如何让她的舞伴翩翩起舞?原来,设计师钱时信在何筱琼和木偶的脚上,各装了一块磁铁,何筱琼的脚一动,木偶的脚也被“吸引”着,跟着动起来。何筱琼稍一用力,将木偶的脚抬起,自然也能轻松地与自己的脚分开。
相关链接 木偶与皮影的历史
木偶与皮影,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人员曾在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里,出土了大量的木俑,其中有一具高193厘米单大木俑,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四肢关节可以活动,可众、可立、可跪。有人认为,这具大木俑,“当即后世的提线傀儡。”
在汉、唐以后的六朝,这傀儡已能演出简单故事。大约在公元550年至55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木偶原本并无生命,是人以其创意、想象、制作和操纵,赋予木偶特定的形象和“生命”,以此表演故事,说讲事理。中国的傀儡戏,根据其操纵对象与技巧的不同,可分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和皮影等。
自北齐形成后,木偶戏伴随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而日趋成熟。明代时,杖头木偶戏已经在全国流行。宋朝时,福建的提线木偶已很兴盛,泉州更是出现了著名的提线戏班“虎班”。明代万历年间,福建漳州出现了布袋木偶,同时传到粤西、湛江等地。
价值不菲的收藏品
木偶与皮影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息浓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为当下一种热门的艺术收藏品。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木偶皮影博物馆。德国吕贝克木偶皮影博物馆,以中国皮影和木偶为馆藏重点,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中国皮影。
上海木偶剧团仙乐斯演展厅里,也收藏展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国木偶和皮影。其中,一对北齐的木偶俑,堪称镇馆之宝。这一对木偶俑,是一对司法官员的夫妻,它们身上各个关节都能作360度的转动,堪称中国提线木偶的鼻祖。据考证,这对木偶俑是当时用于祭祀、陪葬所用。这一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木偶俑,在国内极为少见。
如今,拍卖市场上最吃香的木偶,当属江加走的木偶。一代木偶雕刻巨匠江加走,被国际木偶界誉为“木偶之父”,他制作的木偶头像,被称为“加走头”或“花园头”,被国家当作一级文物保管。“加走头”,大多不过小孩子拳头般大小,但形象生动、雕刻精美。上世纪50年代起,“加走头”、“花园头”即被世界各大博物馆视为珍宝收藏。周恩来总理曾将江加走的木偶作为国宝级礼物赠送给外国元首。
皮影的市场价格,也日益看涨。仙乐斯演展厅里,展出了一套唐山皮影,是清末年间的作品,其中包括一桌、一椅和两个女人。何晓星估计,这样一套雕刻精美的唐山皮影,市场价至少3万元。
皮影该如何保存
皮影必须妥善保存,否则,容易损坏。皮影最怕水,不能用水洗;不可直接用书和报纸压,这样皮影容易粘连,揭不下来;也不要把皮影和皮影压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粘连。保存皮影,要一个一个单独压放在玻璃隔层或者塑料袋里。为了防止皮影起皱,放进塑料袋里后还用重物压起来,保持平整。“重物”又不能太重,只需把皮影压平即可。皮影很容易发霉,要保持干燥,注意防潮防霉。但也要避免阳光暴晒,暴晒也会影响皮影的寿命。(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