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遗产 >> “天下第一砖”的重生之旅

“天下第一砖”的重生之旅

  

御窑金砖烧制。通讯员 郁大波摄

  近日,全国首家以“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馆藏的1439块明清时期珍贵文物金砖,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些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见证了明清王朝和中国数百年的兴衰。

  御窑烧制金砖自1413年开始,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具有“皇家属性”、制作工艺特殊,御窑金砖在收藏市场备受青睐,曾经拍出89块金砖950万元的价格。然而,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下,御窑金砖却因为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精细,一度难以重制,濒临失传。

  “一两黄金一块砖”

  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内两根高高矗立的烟囱喷吐出的窑烟随风袅袅飘散,老远就能看到。这就是整座博物馆的核心灵魂。这座古砖窑从清朝晚期开始投入使用,时至今日窑火未断,是国内少有的“活态文物”。

  走进博物馆,信步于绵长的青砖廊桥之上。可见水塘碧波盈盈,芦草交相掩映,恰到好处地还原了古窑村质朴、天然的村野氛围。主馆分成“开物”“成器”“致用”三个篇章,层层递进,诠释了御窑金砖从物质原料到王朝最高殿堂基石的身份转变过程。

  御窑金砖第六代传人金瑾介绍,金砖之所以得名,因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从朝廷派遣官员监制金砖。其中,苏州陆慕镇(古称陆墓)的黄泥最为优质,烧造出的金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所以,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

  “陆墓窑户如鳞,凿土烧砖,终岁不绝”,这是《吴门补乘》对古代陆墓烧制“金砖”的描述。

  一块金砖,需要经过选泥、练泥、制坯、阴干、烧制、窨水、打磨等29道工序才能完成,足足要一年时间。这其中,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手工操作,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烧制好的御窑金砖,满载55吨重的卡车压上去,没有丝毫裂缝。如果制作过程有瑕疵,出产时就会有细微裂缝,就没法用了。”金瑾告诉记者。

  明清时期的御窑金砖,每块上面都刻有督造官员和制作工匠的名字。质量如果不过关,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民间才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

  明清文化学者苏舟子介绍,现在要买一块古代金砖也并不容易。前几年古玩市场还不时能看到,如今市场存量越来越小,乃至于难得一见。前些年御窑村拆迁时期,村民就不时遇到有人上门收购金砖。

  这样的状况,造成金砖价格狂飙。粗略估计,近几年时间古代金砖价格涨幅在300%以上。目前,流落民间的金砖以宣统时期为多,当时清王朝岌岌可危,许多烧造的金砖甚至没来得及运到北京皇宫。“明代金砖则属罕见,年份若到了永乐时期则更为可贵。”苏舟子告诉记者。

  六百年手艺濒临失传

  这些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不仅制作工艺精细,还见证了中国历史数百年的兴衰。然而,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却一度陷入濒临失传的困境。

  2014年,金瑾从银行贷款上千万元,采购了御窑村的一堆“老黄泥”。

  历史上,烧制金砖独用这里的原材料。这种产自御窑村的黏土,黏而不散、粉而不沙,品质最佳。然而近些年,由于城镇化的推进,此前能采土的地方都已经盖上了高楼大厦,原料无从采集。

  目前,窑厂在生产建筑用砖时,虽然采用的还是传承下来的古代技法,但是原材料取的则是新窑所在地的“北桥土”。“这里的土含铁量稍低些,因此感觉上就不如老方子配老材料出来的东西坚硬。”金瑾买下这为数不多的原材料,只有在生产收藏用砖时,才舍得把库存的原料拿出来。

  据目前用量看,库存的“老黄泥”只够用20年。因此,寻找可替代的原材料,是金瑾身为第六代传承人的重要使命。可除了原料,最让金瑾困扰的还是“后继无人”的难题。

  其实,金瑾接下传承人的担子也算是“临危受命”。2006年,御窑金砖制作工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瑾的父亲金梅泉作为第五代传人,居然找不到可以接班的徒弟。当时,金瑾是一名教师,身为女儿的她放下稳定的生活,接下了这个“传男不传女”的担子。

  “古迹的修缮,加上仿古建筑的流行,现今的御窑金砖可以说供不应求,金砖的销量根本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我们还是担忧,现在愿意从事金砖烧制的人越来越少了。”金瑾告诉记者,金砖烧制极其辛苦,一块毛坯就重达300斤,工作强度大、生产周期长,谁愿意整天和泥土打交道呢?

  为了招到合适的工匠,金瑾在苏州当地的多个人才市场,摆桌子贴招聘启事。虽然开出7万元以上的年薪,但半天鲜有人问津。而那些年薪四五万元的家具厂摊位,却挤满了人。

  “我们打出了国家级非遗的招牌,但别人都不以为然。一来,百姓对金砖不了解。二来,千百年来造砖工匠的地位都不高,很多人对这个职业都不看好。”金瑾面对现状,颇有些着急。“能熟练操作的师傅,工匠的工资多的有9万,包吃包住,逢年过节都要发福利,但每年还会流失三分之一的人。”

  更让金瑾着急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她跟父亲百般尝试,始终无法做出一块指标完全符合的明清古法金砖。

  这个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完全做出一块御窑金砖了。

  “抱住”金砖,留住“文化之根”

  御窑金砖技艺,素来不传外姓。可为了突破困境,金瑾和父亲商议后,决定打破这一旧俗。

  在贴出的启事中,除了工资待遇从优、包食宿等,表现突出者,还将向政府申报成为正式传承人。金瑾想通过这种方式留下人才,让经验丰富的烧制师傅不仅是打工者,还有望成为传承者。

  金梅泉担任组长,加上金瑾和招来的徒弟,7个人组成了古法重制金砖小组。一年多来,小组成员依据明代有资料记载的制砖古法,在领会和把握古代工艺的精神实质,并对29道工序再次深入解读和体会之后,启动了重制古金砖项目。

  去年年初,重制的首批100块仿古金砖出炉。经专家鉴定,58块金砖在坚硬度上达到了明清古金砖的标准,按照古法重制明清金砖成功!

  “近几年,我们不断探索与时代接轨。搅拌机等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减轻了对人工的消耗。”金瑾告诉记者,御窑金砖光烧制就需要4个月的时间,每个月更换一种原料。以往只能靠师傅的经验把握,如今利用红外线每天测量窑内温度,每烧制一窑就总结经验,不断修正调整,最终绘制出最优的120天烧制温度曲线图,“按这个图可以提高成品率,保证了烧砖质量的稳定性。烧制数据的陆续积累,也能更有利于传承保护”。

  以7人为核心的团队还在不断扩大。目前,整个砖厂已有近80人,新的“金砖”产品也在陆续出炉。他们研制的书法练习砖,毛笔蘸水后写字,一段时间后即干,可重复练字,深受孩子欢迎。

  “获奖和拍卖让御窑金砖逐渐进入百姓的视野,然而要让金砖走出以往的误区,必须加强宣传,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苏州市相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屈玲妮介绍,目前第一套针对金砖基本概况、历史文化、工艺等的书籍已经出版。全面系统的介绍,可以让更多人知道金砖、了解金砖。

  近年来,从城市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两不误出发,御窑所在的相城区启动了陆慕古御窑保护工程,并把泥质相近的灵峰村西部地区选为新的御窑金砖生产基地。相城区还建成了“非遗展示中心”,为金砖提供免费的展示平台。相城辖区内所有小学,开始陆续建立了配备书法练习砖的教室,让孩子们充分感知传统文化,感受金砖魅力。

  一方方稳重而厚实的御窑金砖,见证了中国数百年历史的荣辱兴衰。以人而言,造砖的是心力与工艺;以砖而言,成砖的是自然与时间。时至今日,金砖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沉浮,辉煌过、被遗忘过,直到如今得以重生。

  如今,“御窑金砖”不仅成为修缮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等古代皇家建筑时的唯一用砖,天安门、天坛祈年殿、颐和园、恭王府花园,也都用上了御窑金砖。金砖还“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化遗产的丰富滋养,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文化繁荣的大力支持。”相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查颖冬介绍,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与相城区文化紧密相连。留住这块“天下第一砖”,也是给这座现代新城永留“文化之根”。(记者 苏雁 通讯员 王阳)

Scan me!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