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德与刘振国正在科学攻关。
纪录片《东方巨响》、电影《横空出世》、电视剧《国家命运》,在我国影视创作史上,构成了一个记述我国核武器研制历程的多体裁系列。电视剧《马兰谣》是这个系列中的一部新作,它的角色选取、故事设计和意义指向,较之前作都有变化,在可圈可点之中,很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1位是从欧美留学归来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是留学归来。《马兰谣》塑造的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优秀科学家——林俊德。在《马兰谣》播出之前,观众对林俊德的名字并不熟悉,对我国自己培养的科学家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贡献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林俊德没有留学欧美的背景,他生于福建乡村、毕业于浙江大学、进修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完全意义上我国自己培养的“本土”科学家,也是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马兰谣》讲述的自主创新的故事是对中华民族智慧的礼赞,是对民族自豪感的巨大激励。
在电视剧中,林俊德的形象光彩,突出表现在研制出测量核爆炸当量的“钟表式压力自计仪”。这个设备,是由尚在学习预备组的林俊德、刘振国两个年轻人发明的。在与通用的机电动力设计原理的竞争中,在权威人士的质疑下,他们用土法上马,最终脱颖而出。可以说,林俊德设计“钟表式压力自计仪”,突破了发达国家在冲击波测量领域的惯性思维。不必讳言,在新中国迈向现代科技的道路上,我们是以学习的姿态和追赶的脚步启程的。《马兰谣》的故事告诉观众,在核武器研制中,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同样是支撑国防大厦的坚实基础。通过林俊德故事展现的这种创新精神,是民族自信的明亮镜鉴。这种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是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马兰谣》讲述了核爆测量领域的长时段故事,聚焦并放大了“工匠精神”。较之《横空出世》和《国家命运》聚焦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立项、设计,塑造的角色主要是领袖和科学巨擘,叙事空间多样、转换频繁,叙事时间集中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马兰谣》讲述的则是一个“默默无闻干大事”的科学家,在马兰一地从事核武器爆炸数据测量长达50年的故事。通过林俊德的故事,《马兰谣》赞美的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是“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作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信仰和热爱,深沉而不浮躁,持久而非急就,初心不泯,情怀常在,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兢兢业业。
《东方巨响》《横空出世》播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它们是对国家的献礼。从传统诗学的视角来看,它们的内容、风格和作用,有似于《诗经》中的“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马兰谣》更接近于《诗经》中“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风”。《马兰谣》将宏大题材引入个人命运,可谓化颂为风。《马兰谣》这个剧名不磅礴,更像一只来自山川原野的小曲,但是“其关系寄托,与风雅表里相符”,可谓不失其史、不变正声。
在《马兰谣》播出的年代,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面对核武器研制这类宏大叙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都会用“高大上”一词来形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她的公民,不能停止对“高大上”的追求,文化工作者也不能停止对宏大叙事的追求。 (赵 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