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影视编剧队伍现状堪忧

青春版《牡丹亭》打动年轻观众

  苏州昆剧院公益演出进北大

  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13日晚,苏州昆剧院携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进行公益演出。自2005年启动校园巡演起,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四次来到北大。悠扬婉转的古老唱腔、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令观众深深陶醉。青春版《牡丹亭》特有的唯美气质感动了台下的青春学子,在3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们随着剧情时而欢笑、时而叹息。

  北大中文系大三学生陈曦坦言此前并没看过昆曲,这次演出让她有机会触摸经典,“昆曲的服装好美、唱腔独特,虽然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但我感受到了一种时尚的气息。”北大新闻系研究生小郑也是第一次观看昆曲,他说:“以前总觉得传统戏曲很土,也听不太懂,但青春版《牡丹亭》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音乐之美,特别是《惊梦》那一出,花神特别惊艳。”

  青春版《牡丹亭》由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张继青担任艺术指导,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沈丰英、俞玖林领衔主演。自2004年首演至今,已在海内外演出290场。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成为昆曲传承发展的一个标杆,久演不衰,个中奥秘究竟何在?

  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博士生肖怀德2005年就跟随该剧艺术总监白先勇从事昆曲的校园推广活动,青春版《牡丹亭》已经看了几十遍,昨晚的演出依然令他感动。他说:“作为一个创新性的舞台剧,青春版《牡丹亭》没有昙花一现,和制作上的精益求精、细致打磨有直接关系。”他说,与10年前相比,今天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唱腔、台词、舞美、音乐、服装等所有方面都更加细腻。他认为,在互联网日益深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北大学子们对传统戏曲的欣赏口味也在发生变化。“10年前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戏本身,而今天的观众更喜欢快一点的节奏。”

  任何艺术形式都必须考虑当下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欣赏特点。青春版《牡丹亭》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在保留原剧情节脉络不变的前提下加快了叙事节奏。服饰全部采用传统苏绣,呈现出一种简约素雅的审美风格。舞台布景引入园林造景技法,写意为主,意境淡远。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既保留了昆曲的精髓,又适应了时代发展,成功吸引了青年观众。

  青春版《牡丹亭》已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及国外28所大学演出了85场,创造了校园演出单场观众7000人的纪录。

  在昨晚的演出现场,还有一批来自北京华严学堂的小观众,最小的只有七八岁。看完演出,孩子们兴奋地对老师说:“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演出!”华严学堂负责人张琦说,虽然孩子们对《牡丹亭》的背景和故事不是很了解,但精彩的演出、绚丽多彩的舞台仍然令孩子们激动不已。“平时我们也很注意传统礼仪的教学,比如走路姿势、见面行礼的方式都依照传统的方式教孩子,所以当男女主角作揖行礼时,孩子们感觉格外亲切,好像和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一点儿联系。”张琦说,接下来他们还会召集孩子们开个讨论会,分享一下看戏的感受。

  昆曲编剧王炎认为,青春版《牡丹亭》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昆曲危亡之际挽救了昆曲,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她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大胆创新”,“特别是在音乐和角色上敢于翻出新意,同时又遵循了昆曲的创作规律,让人听起来、看起来仿佛这就是传统昆曲应该有的,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苏昆院长蔡少华表示,昆曲的传承首先是人的传承、演员的传承,其次是剧目的传承,但更重要的是观众的传承。“像昆曲这样一种人文艺术,我们感觉观众主要在大学。”他说:“通过不断走进校园,我们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年轻观众,他们不是被动地看,而是真的领悟到了艺术的美。这让我们找到了昆曲传承的一个路径。通过走向更多的观众,了解他们对经典的感觉和审美取向,拿出更好的作品回报给当代的观众,这也是我们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最好的方式。”(记者张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