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纪念胡愈之:文化出版界的巨人

“家乡美o中国情”多民族作家诗歌朗诵会在杭州举行

集体朗诵

  歌舞表演

  9月30日,浙江境内少数民族作家从各地汇聚杭州,参加由浙江省作家协会、市文广新局、市民宗局联合主办的“家乡美、中国情——多民族作家诗歌朗诵会”。

  这是浙江少数民族作家群体首次亮相杭州。

  浙江省作协秘书长王益军介绍:浙江是文学大省,当下不仅有麦家、余华、艾伟等一批有影响的汉族作家,同样也有一批如帕蒂古丽、山哈、芦苇岸、刘树元、胡树彬等具有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目前,全省有满、回、苗、畲、布依、维吾尔、土家族等作家17人。在汉语语境中,他们以独特的文风,饱满的民族情感为浙江文坛带了一缕清风。

  其中,“嫁到江南”的维吾尔族女作家帕蒂古丽,近年以《隐秘的故乡》《混血的村庄》《与羊儿分享的秘密》《失散的母亲》四部散文集被文坛热棒为散文新锐。2016年,她首部长篇小说《百年血脉》出版并荣登“中国好书榜”。

  土家族作家芦苇岸已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诗刊》等国内外数十家文学刊物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近100万字。出版诗集《蓝色氛围》、《空白带》、《芦苇岸诗选》获得读者好评。

  作为世居的少数民族,畲族近年来文学创作队伍日渐兴旺,形成了以山哈、蓝葆夏、蓝明法、俞明钟等为骨干的作家群,其中山哈的小说《追捕》《奔丧》出版后即受到影视制作机构青睐,报告文学《寻找师傅》《热血复疆——台湾义勇队报告》分别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扶持工程项目。同样,蓝葆夏的散文,蓝明法的古典诗词创作都取得不俗的市场表现。

  在今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过程中,帕蒂古丽和芦苇岸分别成为散文奖和诗歌奖的热门选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56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其中,55个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常说“无诗不民族”,少数民族可以称得上个个都是天生的歌手和诗人。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没有历法,却有口口相传的诗行,这些诗中,既有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等宏篇巨作,也有无处不在的口语诗。

  杭州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美丽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生活着30万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为不让“一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掉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出台了“杭州市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规章,推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

  今年4月,杭州畲族馆在大运河畔成立,经考察,市文广新局和市民宗局确立其为首个“杭州民族文化弘扬基地”,并给予了文化器材等支持。年初确定“家乡美、中国情——多民族诗歌朗诵活动”以来,主办、协办、承办各方通力合作,打造最美诗歌盛会。

  在当天的诗歌朗诵活动中,1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多民族作家、诗人,纷纷创作诗歌精品,在国庆前,向杭州观众奉献了一台文学盛宴。

  据悉,浙江省作家协会目前正积极筹措成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委员会”,相信不久,浙江民族文学将迎来史上最大机遇。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