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增长,影片产量和票房收入不断创下新高。然而,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出现了以票房为中心、创作肤浅化的现象。一面是烈火烹油的规模日增,一面却是被资本捂得过热,泡沫频生。在电影被资本架上发展快车道的同时,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股澎湃的浪潮?而要从“电影大国”迈入“电影强国”,高速成长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格局,面对着当下的种种危机与可能性,又应进行怎样的再造与变革?
票房至上的“生机”与“躁动”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生机”与“燥动”最为恰切。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产业狂飙突进,快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成就是激发了市场活力。
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票房纪录被不断刷新。2010年,中国电影全年总票房突破百亿元,到了2016年,这一纪录不到两个月就被打破。随着中外合作进入新阶段,中国影企还开启了面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2015年,万达跨国并购了美国的传奇影业和澳洲院线运营商Hoyts集团100%的股权;同年,乐视影业与好莱坞达成12部电影项目的合作;博纳影业和华谊兄弟的国际合作成果也相继显现。
与此同时,跨界导演和青年导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一代香港导演也在北上发展中呈现出新的变化。凡此种种,无不在烘托着中国电影“一片向好”的繁荣氛围。与繁荣相伴的却是中国电影产业过度依赖“外生性”增长的现实——“躁动”始终与“生机”如影随形。
2016年,快鹿集团主导的《叶问3》采用所谓“互联网+金融+电影”运营方式,将长期以来业界存在的“偷票房”“买票房”等行为推向极致,并最终因被曝光而破产。随着我国电影票房不断增长,期待“爆款”电影成为一种普遍心态。原本反映观影需求的票房,沦为投机者手中翻云覆雨的工具,发行方与院线甚至联手制造高票房假象,以此推高股票等证券产品的价格,进而在资本市场攫取巨大利益。
以未来的票房收益为担保,将电影筹备过程所需要的资金,做成标准化的理财或信托产品,向市场散户发起融资,被业内总结为“票房证券化”。与之相应的“明星证券化”则更具中国特色——影视公司抢着给明星送股份,借此实现与知名编剧、导演、演员长期的利益捆绑,为登陆资本市场筹集砝码。迄今为止,一半以上的一线影视明星陆续成为上市影视公司的股东,堪称业界一大“怪现状”。
不仅如此,唯利是图的资本市场也催生出了消费性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大环境,大批流行文化IP被搬上银幕,颜值明星架空演技派、“二次元化”的架空和幼稚倾向凸显、粉丝经济和话题营销成为“核心竞争力”,都是当今电影市场剑走偏锋的种种征象。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