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姜树森在家中。资料图片
姜树森(右二)在电影拍摄现场。资料图片
【翘楚】
在中国电影史的璀璨星河中,长春电影制片厂女导演姜树森是其中闪亮的一颗,她曾经美丽地划过天宇,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从“文革”前到“文革”后,姜树森导演过三十余部电影,时间跨度大,思想风格转变也比较突出。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文艺作品大多是对“文革”的反思,以及新时期对旧有方式改革发展的探索。姜树森导演的作品正是从中孕育而生,比如《残雪》(1980年)、《赤橙黄绿青蓝紫》(1982年)、《花园街五号》(1984年)、《女人的力量》(1985年)、《爱并不遥远》(1983年)、《嗨!姐们儿》(1988年)等。
那个年代,中国电影冲破了积郁十多年之久的压抑,佳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姜树森的作品不算多,但却是获奖比例最高的。这不仅反映了导演的功力,更反映出了她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政治敏感度,以及为国家、为民众着想的大义胸襟与情怀。
《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三届长影小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优秀影片奖;《花园街五号》获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和长影第七届小百花奖优秀影片奖;《女人的力量》获广电部优秀影片奖和长影第八届小百花奖导演荣誉奖、优秀影片奖。五年里连续三部电影获奖,充分说明姜树森的导演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迎来辉煌时期,此时的影片充盈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艺术表现千姿百态,“改革电影”也由此应运而生。姜树森导演的《残雪》《花园街五号》《赤橙黄绿青蓝紫》《女人的力量》正是其中代表之作。
当时,改革开放作为时代强音影响着电影创作。最能显示改革新气象的领域莫过于国有工业,“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反映工业领域改革的影片成为新时期最早的城市书写。
1979年,《电影艺术》杂志发起了“电影现代化”的讨论,掀起了中国电影艺术现代转型的序幕,强调电影创作从形式上要“丢掉戏剧的拐杖”,与传统的戏剧模式“离婚”。而在创作内容上,则注重对人的情感和伦理道德的呼唤与反思。
大批被放逐的电影工作者从边缘重返话语中心,他们真心实意地憧憬改革开放,满腔激情地歌颂新时代,铸就了这批改革题材电影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透过这些改革者的坚定信念与挥斥方遒,可以看到新时期中国城市现代转型的宏伟图景。
《花园街五号》是姜树森导演的力作,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誉之为反映改革的生动教科书。可以说,这是结束十年动乱后第一部深度反映改革的影片,它从广阔的社会层面揭示了现实中的新矛盾,塑造了积极改革的新人形象,表现了重大的主题。
《花园街五号》在创作上与以往影片有所不同,没有正面渲染改革与反改革的激烈冲突,而是通过花园街五号几代主人所经历的时代兴衰、家庭嬗变,富于象征性地展示出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迫切性。
在《花园街五号》里,姜树森没有单纯追求艺术技巧,而是从影片的题材出发,质朴地表现出作品应有的思想内涵。影片围绕谁将入住花园街五号,即谁将成为临江市委书记这一情节,揭示了改革与保守两种精神状态的冲突。
影片在人物刻画上,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李默然饰演的韩涛,这一形象在当时改革题材电影的领导干部群像中是独特的。
韩涛明知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但他仍然裹足不前,直到丁晓的丑恶表演和上级的提示,才促成了他的醒悟,作出了最后的抉择。他的思想包含着矛盾,但并非僵化到不可救药,像韩涛这样的人,在当时的干部队伍中为数不少。
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上,姜树森充分利用了时空形态的喻义和对比,将历史和现实富有层次地展开。花园街五号经历了50年时间,4个时代,更换了5位主人,它的历史成为一种隐喻。
而顶楼则是《花园街五号》的行动空间,相当于一个二元对立的空间,革命与反革命,新与旧等诸多元素都在这里再现。伯爵在这里咽气,刘大巴掌练枪时留下的枪眼,还有韩涛、刘钊,命运都在这里定格,从而突出了改革者的形象和现实意义。
地下室,在影片中体现了观念空间的意义。它原本是厨房、餐厅、台球房、钢琴室,但现实中却成为精神病院的代替物。韩涛的儿子大宝在“文革”时极其狂热,“文革”结束后,他经受不住失落的打击而变得疯狂。韩涛不忍心儿子一直住在精神病院,便将他接回安置在地下室里。大宝在这里演讲,宣传革命道理,进行阶级斗争。他的时间永远停留在那十年里,停留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成为特定历史时代狂热精神的缩影。
姜树森导演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是当时改革题材影片中影响比较大的,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从当时的观念、社会风貌、青年人精神面貌上看,这部影片比较时尚。它生动地表现了戴“蛤蟆镜”、穿西装博眼球的年轻人,如何在改革大潮中实现自我。当然,在倡导改革的同时,影片也提出了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年轻人,接受并包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作为新生力量,与长期受左倾思想毒害的成年人势必形成激烈的冲突,但年轻人的心是昂扬向上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进取的。
电影中的刘思佳,从长相到行为都充满了个性,看着不觉得什么,干起事来总是引人注意,是矛盾的中心人物。因为摆煎饼摊,厂党委要求副队长解净处分刘思佳,而有一定基层工作体会的解净回绝了祝书记,她公布了一张由刘思佳设计的运输队经营管理规划图,并将它修改完善。解净的一系列举动和谈话深深触动了刘思佳,使他产生了对解净的特殊感情。而女司机叶芳则一直爱慕刘思佳,解净为安慰她,说自己已有恋人,还进一步启发她正确对待人生和爱情,做个“全颜色”的人。
影片的高潮,油罐车突然失火,眼见就要引起油库爆炸,解净冲上去把着火的油车开出油库,刘思佳拼命抢上驾驶室,将解净推下车,在离油库较远的地方勇敢地跳车脱身。其他年轻人从这起事件中受到教育,改变了以往玩世不恭的态度,也使以祝书记为代表的保守势力,认清了年轻人的可贵之处。
片名“赤橙黄绿青蓝紫”同样发人深思,社会在发展进步,应该学会接纳这些有个性、有思想的年轻人,一同描绘生活的绚丽多彩。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