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一曲婉转、悠扬的民歌《鸿雁》,将一种辽阔、苍凉、深情的“草原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这首广为传唱的民歌,其前身是内蒙古的《鸿嘎鲁》,蒙语“鸿嘎鲁”就是“白天鹅”的意思。最近,《鸿嘎鲁》与《鸿雁》在央视《中国民歌大会》的舞台上,由来自内蒙古的民间歌手同场演绎,观众得以在对比中充分了解这首民歌的变迁之路,领略其意境之美。
原生态展示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中国民歌大会》在国庆期间由央视一套与三套联袂推出,一共包括“河水天上来”“长歌万里行”“共饮一江水”“大海故乡情”四辑八集,全方位展示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代表性民歌民调,为广大观众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民歌地图。除上述来自内蒙古的民歌之外,青海的花儿、山西的开花调、贵州的侗族大歌、巴山蜀水的川江号子等等,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荟萃一台,争妍竞秀,为人们的国庆长假增添了一道空前丰富的“民歌大宴”。
《中国民歌大会》的最大特色,应算是对民歌的原生态呈现。在这8集节目中,观众欣赏到的是真实质朴、元气淋漓,饱含着浓郁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的民歌民调。它们之中,有的是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它取材于赣南的采茶调,早已家喻户晓;有的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也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惊喜——如贵州黎平的“侗族大歌”,成百上千的人聚在一起放声歌唱,欢快时如百鸟扑林,豪迈时又如万马奔腾,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以歌为乐、以歌为宝,在歌声中交流感情的风俗民情。
《中国民歌大会》的另一特色,是重视挖掘民歌背后的历史脉络与人文内涵。为了搜集最为鲜活、最为原生态的民歌民调,节目派出多组记者,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访当地的老百姓,寻找散落在民间的民歌传承者,了解民歌产生的地域环境与文化氛围。节目还组建了高水准的专家团队,对每一首上台表演的民歌进行文化梳理与特色分析,使观众既能欣赏到风格各异的音乐,又能够了解民歌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从而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对我国悠久、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生出认同之感与喜爱之情。
民歌是生活的光影、艺术的宝库
民歌是布衣庶民之歌,是山野大泽之歌,在中国的文化源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不少文学经典的滥觞与源泉。历来开明的官府都十分重视搜集民歌,并以之观风察俗,资政育人。从现代眼光来看,民歌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是人们历史文化生活的“活化石”。因而,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呈现民歌文化,就具备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评价说:“民歌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生活与文化的反映。民歌之感染人,也往往不在于它的艺术手段,而更在于它所折射的朴实与丰富的生活。在这个娱乐化时代,重新把民歌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请上舞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著名歌唱家蒋大为看来,《中国民歌大会》不只是一个电视节目,更是一个文化事件,体现了当代人的文化觉醒与文化自信。蒋大为谈到,以前在电视上看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流行歌,很少有民歌。但民歌是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与群众达成互动的一种文化形式。“中国的流行音乐,如果要走向世界,靠模仿别人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必须要带有中国自己的色彩。这个色彩从哪里来呢?就从生活中来,从传承中来。”他说,“就像粮食,一定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传统与生活就是歌唱家的土地,离开了这些,艺术怎么成长呢?”
我国的民歌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民间歌曲,还包括戏曲音乐,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优秀的音乐家都很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作品生长出浓郁的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交响乐作曲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创作电影《焦裕禄》的主题曲时,到兰考生活了两个多月,搜集了大量河南民歌,也学习了豫剧,才使得《焦裕禄》的电影音乐具备了非常浓郁的河南风味。写《红旗颂》的时候,他又学习、吸收、融入了全国各地的不少民歌元素,从而铸就了经典之作。“我从学习民间音乐里收获了很多东西,我的一些作品之所以没有被人们遗忘,主要原因就是我几十年来不断在学习民间音乐,而且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吕其明说。
当然,民歌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我们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在不断发展。“今天看来,有的民歌是需要改编与创新的;也有一些经典作品,比如《康定情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仍然一如既往地流行;现在很多传唱很广的歌曲,都充分重视对民歌元素的吸纳,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比如《青藏高原》,还有凤凰传奇的一些歌曲。相信民歌元素将在我们的主流音乐文化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王黎光说。
在民歌声中生长对传统和大地的感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百姓唱一方歌。祖国的每块土地上都能找到富有特色的歌声。这些民歌无一不是生活的写真、劳动的结晶,折射了祖国秀丽山川与人民辛勤劳作的密切关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生命意志和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值得我们珍视与保护。可惜,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民歌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民歌在历史的车轮下迅速消失了。所幸的是,党和政府早已意识到抢救民歌资源刻不容缓,因而从国家层面做了大量细致而繁难的工作。“仅仅一套《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搜集的民歌就有40万首,不仅有乐谱与歌词的记载,还有音像记录。”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谈道,民歌不仅需要抢救,甚至可以考虑进入现代艺术教育的大门,“至少在我看来,连自己的家乡小调都不会唱的人,算不上真正的歌唱家。”
民歌大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可以在无形中发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最坚实基础。而我们的文化自豪感,是团结、凝聚、唤起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最核心的东西。”学者田青说,“民歌中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人生的透彻认识,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伦理道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魂魄。一曲广为传唱的民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共鸣,同胞感情获得增进。”可以说,无论是陕北高原上嘹亮磅礴、声遏行云的高唱,还是江南水乡委婉柔媚、一波三折的浅吟,只要这些歌声在我们的耳边响起,都会在我们的血液里引起回响,让我们听到共同祖先的遥远召唤,感受到民族同胞的血肉亲情。
“央视推出《中国民歌大会》,还相当于打开了一个通道,将民歌这种最基层的文艺形式传递给了最广大的观众,从而使得雅俗文化之间、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甚至是不同观众群体之间,都获得良好的交流效果,使彼此间的了解、尊重、欣赏、学习成为文化互动的常态。”李松认为,让年轻人通过这台节目了解我们的传统与文化,尤其具有深远意义,因为“年轻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由认识而了解,由了解而热爱,真正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信心与感情”。
《中国民歌大会》播出之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掀起了一个收视高潮。据统计,从10月2日开播以来,截至10月9日,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的总平均收视率达1.27%,超过其他同类节目。在网络上,年轻的网友们纷纷为这台节目点赞,认为这台节目“让我们年轻人听到了来自历史、来自乡土的歌声”。相信那来自生活深处的歌声,会使一代代人对自己的历史传统、民族同胞、脚下土地,都生出永不泯灭的敬畏之心与感激之情。(记者 张 健)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