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春甫,男,汉族,1952年11月生,浙江天台人,无党派,1968年6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新加坡侨眷。现任省侨联兼职副主席、天台山佛教城董事长、台州传统工艺博物院院长、天台县侨联主席。
九、十届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八届常委,台州市政协常委。
汤春甫,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76年创办天台山书画社、天台山美术馆、天台山佛教城、台州传统工艺博物院。他创作的中华历代杰出名人像、中华历代帝皇像在东南亚地区产生重大影响,被授予“杰出华人”,故宫博物院称汤春甫为“造像艺术、国之瑰宝”。创作的作品前后荣获国际、国家级36次金奖,使天台山文化艺术在国内外得到传播。
20世纪80年代,高级工艺美术师汤春甫组织工匠,对散落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干漆夹苎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将用于该工艺的13种原材料,用传统的方法加以提炼,并总结出48道工艺流程,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他们用该法制作的作品,为东南亚和欧美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宗教部门收藏,1999年制作的“千手观音像”为故宫博物馆收藏。天台县位于浙江中东部,境内有天台山、大雷山两大山脉,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2%,森林覆盖面积为67.2%,山峰高耸,树木茂密,物产丰富,盛产山漆、苎麻、香樟等天然原材料。自古以来,手工业较为发达。以山漆、苎麻、香樟木为主要原料的干漆夹苎工艺,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在民间应用,并流传到周边地区。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戴逵(336-396)父子就在天台山一带将民间流传的“干漆夹苎法”工艺用于寺院的佛像制作,制成木雕“干漆夹苎”佛像。由于“干漆夹苎”技艺一直只限于民间工匠的师承相传,技艺的传授靠的是师徒的口传身教,没有形成文字,全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才能掌握。历史上未能形成较大的制作规模。解放以前,由于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民间的干漆夹苎工匠纷纷改行,使得这门工艺处于几乎失传的状况。解放初,只有极少的民间工匠还熟谙此法。
干漆夹苎的成品主要用于佛教造像,宫殿、庙宇建筑物的装饰、保护及民间器材的制作,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最能体现干漆夹苎成就的是用该工艺制成的木雕佛像,既保持木雕的纹路细腻、线条流畅,又使佛像造型更具有神韵。其代表作除鉴真坐像外,还有供奉于日本清淳寺的由宋代张延皎、延裘兄弟所作的释迦牟尼像,尚存天台山万年寺的由谢秀旺1984年所作的观音像及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汤春甫于1991年所作的释迦牟尼像。
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的主要传人为汤春甫及其艺徒郑丙瑞、金红初等,他们所制作品为49个国家和地区所收藏,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内工艺美术金奖。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不仅有重要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且在修复古建筑、古文物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能达到整旧如旧的效果。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