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泉
小
大
打印
2014年03月19日 作者: 来源:不详
传承人简介
赵庆泉的父亲是个盆景爱好者,家庭的熏陶,使赵庆泉从小便爱上了盆景艺术。高中毕业后下放农村,依旧喜爱摆弄盆景,后来作为特殊人才,招工回城,进红园从事盆景制作。如鱼得水的赵庆泉,从此废寝忘食,一心扑在盆景的创作和研究上,一步一步走上盆景艺术的高峰。
扬派盆景,以一寸三弯的云片著称于世。扬州云片盆景的制作,经过一代一代匠师的努力,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难以有新的突破。赵庆泉觉得搞盆景制作,不能光步前人的后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有发展,开创新的天地。于是,他跑遍全国各地,虚心向五大盆景流派的专家求教。同时又深入研究扬州众多有山有水的园林艺术,决心独辟蹊径,创作山水树木相结合的水旱盆景,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意境,极富诗情画意,令人耳目一新。1979年他精心制作了一件水旱盆景,参加全盆景展览,崭露头角,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堂而皇之登上《人民画报》,新闻电影制片厂也对此拍了新闻纪录片。1985年他创作的《八骏图》水旱盆景,在千盆参展作品中荣获一等奖,报刊发表上百篇评论文章,认为这是中国新时期盆景的代表作,高校教材、《中国盆景流派艺术大全》称赞赵庆泉的水旱盆景独树一帜,誉之为“赵派”盆景。
赵庆泉是个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的艺术家。他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绩,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认为,没有高超的文化素养,就会沦为工匠,艺术上难以有新的突破。于是,他买回大量艺术理论书籍,孜孜研读,而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使自己的盆景艺术达到新的境界。他送'99昆明世博会上展出的水旱盆景《古木清池》,是以八年前从广东买回的一株已有数十年树龄的榔榆、龟纹石,错落有致布局在一只浅口水盆内,主地巧妙分开,使石与树形成鲜明的对比。坡岸高低起伏,水岸曲折蜿蜒,使整件作品做到和谐、统一,展现出水畔山石古树的自然美景,令人称奇叫绝,一举获得这次世博会的最高奖(最高大奖一共5个)。十多年来,赵庆泉先后有10件作品参加国内、国际展览,8件获得一等奖、金奖和大奖,2件获得银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赵庆泉已经成为国内国际知名度很高的盆景专家。他3次代表中国出席世界盆栽大会,9次应日本、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盘栽团体邀请,前去讲学、示范表演和创作指导。他4次应邀在美国讲学和创作指导,每次都是两三个月,足迹遍布大半个美国。他不仅积极传授中国盆栽技艺,还大力宣传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一次,他去美国佐治亚洲讲演,一位叫帕特拉荷马州赶来听赵庆泉的演讲,看他的示范表演,大受感动。他拉住赵庆泉的手说:“中国真伟大,中国的文化了不起!”他决定要来中国拜赵庆泉为师,学习盘栽艺术。赵庆泉示范制作的盘景至今还被美国太平洋盆景博馆珍藏。1980年他应邀出席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盆栽会议。会上,好些国家代表发言时,都感谢“日本创造了美好的盆栽艺术。”赵庆泉学得这些人之所以误认为盆景艺术是日本人创造的,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悠久的盆景艺术的历史,随后他作了《中国盆景的悠久历史及其民族风格》的演讲,针锋相对地指出:“早在初唐时期,中国章怀太子墓道壁画中,就有了宫女手托盆景的画面,由此证明中国盆景要比日本早三四百年。”他的发言引起很大震动,一些本来持盆景是日本创造观点的代表很快改变了看法,有的还向赵庆泉表示歉意。
赵庆泉认为,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他每次讲演和示范制作,都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他人。他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介绍自己的盆景制作和经验体会。同时还出版了《扬州盆景》、《中国盆景造型大全》、《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分析》等9部专著,受到广泛的好评。他的专著《盆景:神奇的世界》在美国出版,为向世界宣传中国盆景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积极的努力。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