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政策法规 >> 南京:700万补贴带动演出行业文化消费

文化部: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3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文化部各直属公共文化机构掀起学习和宣传热潮,并以学习贯彻为契机,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落地。  为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有关负责人近日分赴文化部各直属公共文化机构,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形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积极推动法律的贯彻落实。据了解,此次调研走访了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美术馆、恭王府博物馆、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7家单位。调研显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后,各单位把学习宣传这部法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自身平台和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树立好依法治文、依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注重学习与培训  争做法律宣传主阵地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法律学习首先要加强内部学习,要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学习的先行者。学院已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纳入学院中心组学习计划,使学院领导班子学早一点、学深一点、学实一点。同时,利用学院丰富的培训资源,组织教职工随堂听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讲座,深入学习其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学院还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内容作为学院2017年培训者培训周末讲堂品牌活动的学习重点,强化教职工学法普法意识。除此之外,学院还将组织专家前往各地进行普法宣讲,帮助各地准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依托全国文化干部网络学院和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网络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  据介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将发挥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做贯彻法律的智囊库:组织专家就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开展深度研讨,并形成和发布理论成果;在组织编写第二批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过程中,组织专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教材编写工作;发挥学院学员聚集优势,组织学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研讨,征集贯彻落实的典型案例,及时将相关成果推广交流,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今年学院培训后追踪和实地回访的重点,组织专家走访五个至六个省,深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培训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  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开始施行当天,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即邀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国新现场解读这部法律,并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国家数字文化网向全国直播,各地约10.9万名基层文化骨干通过PC机、公共数字文化一体机、国家数字文化网等收看直播。此外,该中心还利用国家数字文化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等渠道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并发挥国家数字文化网公共文化门户网站的阵地作用,于3月1日正式推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普法园地专栏,下设新闻资讯、立法进程、专家解读等子栏目。  国家博物馆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加大普法力度,并拟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馆庆日等时间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全面持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宣传工作。  以学习贯彻为契机逐条对照逐项落实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落实,各单位依据法律具体条文,逐条对照检查、逐条落实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自3月以来,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规定,以部门汇报、班子点评、与会同志提建议的方式,就如何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保障基本、促进均等中的作用,按部门、事项研究梳理,确保中心年度任务及重点项目分工到人、责任到岗。据悉,围绕第八条的规定,该中心今年将以创新为动力,对接群众需求,重点在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汉藏文化交流、文化睦邻工程等基层和项目上加快提档升级步伐,切实把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期望和需求,转化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对此,恭王府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自2010年2月起,恭王府把每月第一周的周二设定为残疾人公益文化日,残障人士可以通过热线报名,免费参观恭王府。2012年,恭王府还自筹资金为视障人士研发制作了全国首例《恭王府盲文导览图册》。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恭王府也有一系列民生服务项目,如每年9月举办九九重阳敬老爱老文化月,每年3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并对低收入群众免费开放。今后,恭王府还将创建平台、创新形式,努力保障特殊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美术馆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公共教育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中国美术馆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是如何结合自身藏品、展览、学术、品牌等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公共教育资源,努力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据悉,今年,中国美术馆将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品牌公共教育服务,提升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对民族精神和经典文化的挖掘和弘扬。中国美术馆还将结合馆藏经典作品和中小学课程内容,开发社会大课堂系列教育材料、教学课程、专场活动和创意产品,培养未成年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高标准、严要求  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之后,故宫博物院的管理与服务面临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切实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力度提上日程。故宫博物院将继续推进制定《故宫保护条例》,一些原有活动和服务会进一步深化扩展。比如,故宫博物院下设的故宫学院自2013年在北京成立以来,已相继在苏州、景德镇、西安、深圳设立分院,开展了数十场面向当地公众的文化讲座,故宫博物院专家和故宫文化走进社区基层,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在上海和厦门设立分院。  国家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馆将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的要求,该馆将牵头制定图书馆业务标准及服务规范,进一步健全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同时,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放办馆,为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创造更多渠道、提供更多空间,特别是在资源建设、活动开展、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其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积极力量。  今年是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成立15周年。为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国家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在保持服务状态不变的前提下,完善志愿服务注册认证系统,并通过民政部的认证平台为国博志愿服务组织开设端口,与社会认证体系接轨。此外,国家博物馆还将积极面向社区(学校)推广国博志愿服务理念和经验,整合志愿服务人群,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和服务手段。  中国美术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积极创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务。在地域方面,将更多关注和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通过举办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等专业交流研讨活动开展业务扶贫。另外,在受众人群方面,将更多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推出面向打工子弟、自闭症儿童、环卫子女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主题教育活动、儿童艺术展览、沙龙讨论会等公益活动。3月24日,中国美术馆将主办创新拓展2016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全国美术馆、艺术博物馆界同行将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此外,将通过组建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整合资源发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为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共同努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