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以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升慈善公信力

海底捞后厨问题被曝光 折射监管缺乏

图片2

报载,2017年8月25日,有媒体反映本市海底捞劲松店、太阳宫店存在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存在问题等违规行为。北京市食药监局立即对上述两家门店进行立案调查,并要求海底捞总部按照承诺对北京各门店实现后厨公开、信息化、可视化,限期一个月完成,同时北京地区负责人能够主动对各门店进行随时检查。(见8月26日的《北京青年报》)

海底捞的后厨问题,被曝光的卫生隐患主要有老鼠在后厨地上乱窜、打扫卫生的簸箕和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等。而今,要求海底捞要限期后厨公开是必要的,但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其他餐饮单位也存在这种类似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必须采取跟进对策,对症下药,确保药到病除。毕竟,其背后折射出相关监管缺乏。既有职能部门日常检查缺乏,也有后厨透明度不大,暗箱操作。因而,要防范餐饮单位的后厨卫生隐患,除了加强部门日常检查以外,关键是要对后厨实行监控化、公开化的管理,即后厨食品加工应该实行现场直播,接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监督。

所谓食品加工现场直播,就是推行明厨亮灶,给后厨安装监控,提高明厨亮灶的透明度和覆盖率,让市民真正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时下,对食品安全问题,很多市民仅以自己的认知作为判断标准,这种靠视觉感官来评判食品安全的做法,只看到食品成熟后的表象,没有看到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带有偏颇性,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所以,必须让食品制作看得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监督权,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如果推行食品加工现场直播,把食品在洗消间、操作间、凉菜间、留样间等环节的食品制作过程进行全方位公开,让消费者从以往可感转变为可视、可知、可查,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对厨房的食品清洗消毒、切配烹饪、凉菜加工和环境卫生等环境进行监督,防止不安全制作行为发生。同时,这种做法,有利于敦促餐厅企业和员工落实相关食品安全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自律意识,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把好食品卫生质量关,确保加工、制作、销售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当然,实行食品加工现场直播,把餐饮单位的食品加工制作场所和过程全部公诸于众,打造阳光厨房,让消费者看得清楚,吃得明明白白,安安心心,能够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好是好,但并非万事大吉。比如,有的食品制作是祖传手艺,不愿意向外泄密,还得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购进食材是否缺乏监督,对厨房内的检测仪器和消毒柜达标、合格是否缺乏监督,对厨师的资质证、健康证是否缺乏监督,等等,这些问题不搞清楚,食品加工要真正走上阳光大道,还需要加把劲,多给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