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确山打铁花”被誉为“中原文化奇葩、民间焰火之最”,在全国众多的铁花焰火中,唯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确山铁花形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源头是古代先民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宗教仪式。北宋年间,确山当地道士的炼丹术与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相结合,演变为共同祭祀天地神灵、太上老君以及祈福禳灾的娱神活动。因受到民众喜爱,后融入社火、鞭炮、烟花、龙灯等形式而固定下来,成为当地的重要民俗,演变为气势恢宏壮观的民间铁花焰火,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表演时气势磅礴,场面极其壮观,曾多次应邀赴全国各地展演。
确山铁花古代表演的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民众,扩大自己的影响;二是为了镇宅避邪、逢凶化吉、驱鬼怪、除妖魔、增祥瑞、保平安;三是取“铁花铁花,铁花要发”、“打花打花越打越发”等寓意,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生意兴隆、事业兴旺、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至今,确山境内仍流传着大量与确山铁花有关的民间歌谣,如“老君炼成一炉丹,化作铁花飞满天,千灾万难尽消除,一年四季保平安”、“老君炼成一炉丹,化作铁花飞满天,福禄祯祥禧寿乐,政通人和太平年”、“铁花纷纷、遍地生金,风水宝地、平安顺心。铁花纷纷、虎啸龙吟,朱紫满堂、福荫子孙。铁花纷纷、喜庆盈门,八方生财,日进斗金”、“铁花映彩灯,年年五谷丰”等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对铁花的喜爱与崇拜,希望它能够给大家带来吉祥、带来平安、带来五谷丰登的好运。
表演时,打花者赤膊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来,棒棒相连,络绎不绝。铁花飞溅,如火山喷发,鞭炮齐鸣,似两军激战;齐火腾空,若万鸟齐鸣,烟花喷涌,赛百花吐艳。
精彩的确山铁花表演,展示的是中华民间绝技,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传达的是一种社会能量,延续的是中华民俗文化!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