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详解“昆山砍人案”为何属于正当防卫

“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 运营商请少些“套路”吧

  运营商在营销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营销应该是有底线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费者权利,让人明明白白消费。

   近日,据媒体报道,曾被称为各种套餐中忽悠之王的不限流量套餐终于消失了。在被工商认定为虚假广告、遭消协质疑、工信部也点名批评勒令整改后,记者获悉,上市一年多后,重压下三大运营商已叫停不限量套餐的说法,改头换面后亮相的则是畅享套餐等。

   实际上,早在2014年,美国就有运营商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同样采用了达量降速的模式。而国内三大运营商所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也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超过一定流量就得限速甚至停止上网服务。

   运营商宣称不限流量,导致消费者对网络流量的使用量大幅上升,而这给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此,运营商只能对用户采取限速,甚至停止上网服务的策略。

   但运营商在推广这个套餐时,为了吸引消费者,以不限量为噱头,而限速等服务条款则故意小写,如此一来,给消费者造成很大误导,花了不该花的冤枉钱。如今,不限量套餐改畅享套餐,显然更名实相符。

   不限量套餐虽然取消了,但运营商各种蒙人的营销套路依然不少。近日,湖南长沙还出现了上网6小时欠费1万8的个案,虽然事情曝光后,运营商道歉,但这件事暴露出,通信消费的陷阱实在让人防不胜防,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

   提速降费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尽管运营商纷纷晒出靓丽的成绩单,但大部分用户的感觉并不明显。提速降费,消费者为何缺少获得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营商营销套路实在太多,让消费者一次次被忽悠,难以看到真正的实惠。

   例如运营商们一再表示不会杀熟,但却在暗地里设置各种门槛,不给老用户办理新套餐。有的运营商会给用户推一些优惠套餐,但试用期一结束,套餐的价格就会悄悄调高

   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在营销手段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营销起码应该是有底线的,遵守法律,尊重消费者权利,让人明明白白消费。如果把营销变成了噱头,玩各种蒙人的套路,这样的营销其实就是变相的欺诈,不仅为法律所不容,更会遭消费者的唾弃。

   不限量套餐全面更名,这是一个积极讯号,希望运营商们今后少些套路,多些真诚,以实实在在的优惠,让利消费者。

   □于平(媒体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