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北京社工的困境与坚持,社工难以“自助”

中国医院院长大会:解锁“智慧医院”新方式

什么样的医院才是智慧医院?
建设智慧医院有哪些痛点和难题?
患者从中能有什么获益?
4月20日,在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大会智慧医院建设分论坛上,几位医院院长分享了解锁医院信息化的新方式。
智慧医院这一概念已问世十年。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鼓励智慧医院的发展,国家卫健委还公布计划在100个城市医疗集团开展智慧医院试点。
智慧医院需联通信息孤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1年将超过870亿元。然而,由于医疗数据难以共享、医疗资源失衡、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国际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从事医疗技术创新多年的百洋智能科技首席医疗官吴文韬认为:目前在智慧医院建设中标准的缺失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性规划,国内医疗机构数据技术标准不统一,形成了一座座孤岛,信息无法共享,数据无法交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龚志成总结智慧医院建设中的三大难点:首先是缺乏复合型的人才,临床医学、管理学、信息学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其次是建设过程中问题太多,信息化建设、病人的管理,投入的成本很大;还有就是在现有成本控制和分型体系下医院投入太大。



各种难题应如何解决?
吴文韬提出了新技术的解决方案,他认为智慧医疗的核心是便捷、规范、精准。智慧服务标准出台是医院在便捷上需要达成的目标。
规范、精准,需要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突破。通过主流技术,建设可协同的智能化应用体系,智能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将赋予医院实现全医疗场景的优化。吴文韬说。
如何才能最多跑一次
什么是智慧医院?目前没有确切的定义,而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院长张幸国看来,智慧医院重要的内容其实是在医院里对流程进行再造。
该院在浙江省率先提出了让患者最多跑一次。
张幸国曾经在一本杂志社看过一个数据统计,患者在北京某家医院门诊看病,从进院到出院一共花了近两个小时,看病检查不到18分钟,剩下100多分钟都是在排队。
他到医院看病还是来排队的?张幸国在自己所在的医院质问。
其后,通过流程再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的门诊大厅变得空荡荡。
我这家医院不太大,门诊病人也不少,每天3000号到4000号。张幸国总结,能够实现这样的便捷需要有根本性的思考,彻底性的设计,才有戏剧性的结果。
据张幸国介绍,病人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后不需要挂号,直接到医生那里取一个序号,直接把医保卡交给医生,看诊检查开药,医生可以精确的告知各个步骤的时间。 药剂科取药也可以不付钱,我们有江浙沪包邮。张幸国说。 这样的就医流程再造在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型医院华西医院同样进行地如火如荼。
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开发的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华西医院把以前线下就诊、检查、诊断、取药、住院的所有流程都在一个手机上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线上支付与医保结算的互通,目前在国内的医院屈指可数。我们和医保是完全打通的,医保的钱,自动就从医保扣费了。自费的部分才从(手机)钱包里面付费,这样就节省了时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刘伦旭介绍。



一张轮椅背后的成本新考量
在医院智能化建设中,许多医院一把手不得不考虑医院的成本和收益问题。为了方便患者看病,许多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简化流程,诸如先看病后付费,甚至有让患者看完病到家再结算的计划。
这无法避免的就会遇到信用医疗的问题。为了让患者在医院更加便捷,许多医院提供轮椅给患者使用,从原来的固定窗口人员来管理轮椅的租借,到现在扫码使用共享轮椅。
在张幸国看来,医院内使用的轮椅成本和收益的重新考量具有典型意义。
原来病人租借轮椅要向管轮椅的人租借,这个人力成本一年算下来应该要5万到6万块钱。而这五六万的人力成本可以买近100张轮椅。张幸国算了一笔账,100张轮椅哪怕被患者拿回家用了也不能算是损失,因为可以把这个免费使用当成对医院的公益品牌宣传。
张幸国对澎湃新闻表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北仑分院实施轮椅免费使用已有半年的时间,一张轮椅都没有丢过。病人满意度非常好,医院省下来人力成本而且赢得了更多患者的认可。
我们的使命是让居民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张幸国表示。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