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山前大道 “非遗”文化秘密

山前大道 “非遗”文化秘密

鹿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是鹿泉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沿山前大道,密布鹿泉众多的非遗”:

 

 

东土门龙灯会

东土门龙灯会中的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构成,龙身较长,是龙的主体。表演过程中两条龙上下翻飞,红绿交错,穿行在手持水旗的旗队之间,演员步伐矫健,龙身舞动,令人眼花缭乱。

 

 

北薛庄蹭儿

蹭儿的表演除了唱词,还有很重要的表演元素,那就是,两个演员通过蹭脸、蹭肩膀、蹭臀部、蹭大腿等肢体表演,将剧情深入推进。

蹭儿起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流落到北薛庄村的闯王手下的将士陈寿首创,最初的表演形式自由、活泼,表演内容比较通俗。

 

 

上寨乡梁庄村武秧歌

鹿泉梁庄武秧歌是一种流传于鹿泉市上寨乡梁庄村的传统民俗表演艺术形式。鹿泉梁庄武秧歌起源于清朝初期,流传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支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奇葩。

 

 

白鹿泉拉花

长期以来,它那深沉、内在的风韵,刚健、苍凉、压抑的艺术风格,富有表现力的舞姿和舞蹈动律,深受群众喜爱。50年代以来,被舞蹈界誉为河北省最有代表性的四大舞种之一。

 

 

获鹿丝弦

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下聂庄有丝弦小院,周周有活动。

 

 

 

六街缸炉烧饼制作工艺

缸炉烧饼是鹿泉特色小吃之一。以缸横卧,内壁贴饼,外温内烘是其独特的制作方法,缸炉烧饼呈圆鼓形,色焦黄、味鲜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是外地游人极喜爱的食品。

 

 

获鹿镇五六街冷庙大壶冲茶糖

出自获鹿镇五六街,现已传至北京、天津、石家庄,本地已经消失。制作方法和工具是:将小米用石磨或石碾磨成细面或碾成细面,放入少许炒熟的芝麻备用。待出售时加上适当面粉用凉开水搅成糊状,用炉上大铜壶开水冲后放上红糖搅匀即可食用(用小瓷勺吃)。

 

 

炕烘脆枣

主要产于杜家庄等西部山区。这里的村民常在枣成熟时将枣摘下,去掉核后,用白线将枣串成串,然后放在炕上,下面加火烧,慢慢烤熟,以供食用。炕烘脆枣具有香、甜、脆、不粘不腻的优点。

 

 

北薛庄将军令

 

 

七街武术

 

 

 

 

 

 

 

 

西苑武术分布于鹿泉区城区获鹿镇七街村一带。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