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江苏籍作家郭世明新作《故乡还在》即将面世

江苏籍作家郭世明新作《故乡还在》即将面世

一曲深沉的乡土恋歌


——读郭世明散文集《故乡还在》




文/何育锋(河北)




乡土情结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因而乡愁就成了文学中永恒的主题。而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又好像格外突出,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文化情怀,成语故土难离、安土重迁、乡音难改、梦呓乡语、背井离乡、落叶归根等等,表达的都是这种情怀。要说古往今来抒写乡愁的各种文学作品,则更是不胜枚举,眼前郭世明先生的这部即将付梓的散文集《故乡还在》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故乡还在》一书的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附录中已有多位名家的解读和评论,读后深以为然,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我想说的是书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我和世明先生都属于六零后的尾巴,如今已跨进“知天命”的行列,向前的动力日渐消退,“常思既往”好像已身不由己。近一二年来,在同学圈、朋友圈时常看到怀旧的诗词文章,我自己有时也不由自主地写一些。有时也想,我们为什么会回首再回首?我们到底在怀念过去的什么呢?是过去的贫穷和苦难,还是年少的无知与轻狂?肯定不是的,可又分明觉得我们的过去有的就是这些。在阅读《故乡还在》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我们怀念的是那个年代故乡农村原始的自然风貌、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纯而又纯的亲情乡情,是沉淀在我们灵魂深处的那份乡土文化的情结。而这些东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离我们愈来愈远了。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和情感上的苦闷彷徨,在如今这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仿佛又无法稀释,于是便有了同学圈、朋友圈里的那些表达乡愁的诗词和文章,也便有了世明先生的这部散文集《故乡还在》。

《故乡还在》一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从老一辈那里听到的往事,又有作者成长过程中耳闻目睹的和亲历的事件;既有家人亲戚,又有师友同乡;还有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所有的这些人事物都深深烙印着那个时代故乡的风土人情,我想这就是乡愁的无尽之源。对此,世明先生在文中也多有表达,比如:“属于父亲的那个时代早已过去了。今天,父亲日渐老去,就像一张褪了色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失去了昔日的亮泽。但我和父亲依然还能清晰地记起这张照片曾经的辉煌!”(《生产队长》)“老屋,你是我家乡的记忆,灵魂的牵挂,更是我生命的根。”(《老屋》)“每次回乡下老家,路过老井旁,我总会深情地望上几眼。当年那口清澈甘甜的老井给我留下了许多温馨、美好的回忆,让我至今难忘记。”(《家乡的老井》)诸如此类的抒情差不多每篇文章中都有。

《故乡还在》一书,不仅仅是过往人物事件的简单回忆与记录,更是对渗入骨髓、融入血液的那种乡土情结的抒写。如果单从数量上看,文中此类文字并不很多,但它们却是文章的精华,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宛如一曲深沉的乡土恋歌,触动了读者的灵魂,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从而使得这部书具有了不同寻常的阅读意义和文化价值。



“心中有爱,四季皆有诗意栖居,心中有暖,飘雪的冬季也会温情浪漫。”(《飘雪的日子》)山川草木,风土人情,深情款款,蕴藉无限。文中处处可见其有所思有所忆有所感,处处可见其对故乡的一往情深和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处处可见其素朴简约,自然流畅,余味悠长的文字。


链接:


何育锋,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华论坛》《作家文学》《河南日报》《诗词月刊》《连云港文学》《中国地方文学发展道路探索》等数十种报刊杂志、诗文选集及光明日报网、中国诗歌网等,多篇作品被新浪、腾讯、凤凰、搜狐、知乎等网站转载。



郭世明,男。江苏沛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徐州市作协会员,沛县作协副主席。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