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生态 >> 环境保护 >> 三棵树践行绿色公益获SEE赞许

为何把“湿垃圾”统一成“厨余垃圾”

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之一,就是制定一套清晰明了的垃圾分类标示,降低源头分类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据新京报报道,新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日前发布,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08版标准相比,新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可以说,在中国自上而下重视垃圾问题,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现阶段,国家相关部门推动制定、出台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应标准,及时也重要,值得肯定。
我并非专门从事标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但在过去的工作中,有幸参与了一些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另外,作为关注垃圾分类工作的环保人士,粗浅地谈一谈对此事的一些拙见。
垃圾分类工作是这两年的热门话题。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不同,各地居民生活习惯、文化、语言也各有不同,生活垃圾品种繁多,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尽相同。
虽然有人用猪能不能吃这个佩奇分类法让人了解到了一定的分类原则,但我相信,仍有很大比例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这个事情还是拎不清。
推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之一是一套清晰明了的垃圾分类标示,让公众能快速辨识并对应常见的垃圾,降低源头分类工作的难度和成本。这也是这一标准的重要作用之一。
对比旧版标准,本次新版标准在结构上将过去的6大类14小类调整为4大类11小类。这可能是针对目前全国较为统一的四分法的妥协,也避免了旧标准中可燃垃圾和可堆肥垃圾中都包含树叶等这种分类混乱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标准中,将餐厨垃圾湿垃圾统一为厨余垃圾。湿垃圾是上海等地生活垃圾分类中的一个大类别。相比这个叫法,厨余垃圾这种命名不容易让大家产生湿塑料袋是干垃圾干果皮是湿垃圾这种绕口令似的纠结。而且,在实践中,也更为通俗易懂,易于推广到全国。
不过,这个命名也会产生一个小问题,即容易让居民以为厨房产生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这种错误的理解。而这个问题,就需要官方、社区,以及环保人士、媒体等的普及了。而伴随标准发布而即将正式上线运行的全国垃圾分类小程序,将为居民具体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指导。
任何标准的制定,都离不开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探讨来推动,但其实标准也并不是与公众没有关系的事情,反而,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次《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发布就是针对各地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公众反馈意见等的基础上而发布的。但也无法避免一些争议情况,比如厨余垃圾的标识像是一个沙漏,这容易让人联想到厨余垃圾处理机。而后者的普及问题,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也就是说,标准是一个最大公约数的集合。其不是为了制定而制定,让标准真正能体现标准的价值,让标准标准化可能是这一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当然,这次的新国标,并非强制性标准。但也为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的立法与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