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宝莱坞内一部印度电视剧拍摄现场 原晓晖摄
这是一条离孟买北市区不太远的上坡路,塔塔集团生产的房车三三两两停在两侧,三个漆成黄色的路障、一条白色斑马线以及几乎镶嵌在两侧合拢树冠中的蓝色大门,这便是孟买电影城的入口了。1995年,孟买的英语官方名称正式定为Mumbai。300年前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据点Bombay从此被扫入故纸堆。如今,只有宝莱坞Bollywood这个和美国好莱坞Hollywood(港称荷里活)一字之差的印地语电影产业基地,才能让人偶尔想起这个海港都市的前世今生。新时社报记者近日独家探访这个做梦之地,探寻宝莱坞成功的奥秘。
我的车呼啸着穿过路障,来不及和守门的卫兵做眼神交流,宝莱坞已经像一幅笔调浓烈而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印度画,徐徐展开在我的眼前。事实上,我曾经一度打消了进入宝莱坞的念头,因为这是一个不对外人开放的“禁地”。手里的英文旅行指南对宝莱坞介绍是:电影城属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电影戏剧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该邦政府于1977年为支持电影业发展而成立的一家大型国有公司。游客目前可以支付两百美金的门票,参加由电影城公司组织的半日游,孟买政府正打算部分向外界开放电影城,做观光旅游用途。
对美和色彩极其敏感
9月25日下午五点,西边的太阳还没有沉入阿拉伯海,趁着我的司机和卫兵商谈“门票价格”之际,我站在门外,望着从里面走出来的男男女女,最初还十分兴奋地问,“你是演员吗?”当数次百分之百的得到否定答案时,我开始不做声了。
门外是极具生活气息的城市,门内是做梦的宝莱坞。与其说这里是电影基地,还不如说这是一座装在郊野公园壳子里的电影梦工厂,大多数时间车窗外掠过的是枝桠参差的阔叶乔木,时而又是一片裸露着沙土的草坪。盘山而上的路口,又是一些身穿黄色制服的卫兵。
就是在这山野之间,林林总总散落几十家电影公司的摄影棚和外景拍摄基地,大一点是费工费料搭建的城市和乡间街区实景,以及古印度和古罗马风格的神庙神殿。小一点的是钢板搭建的摄影棚,还有一种索性借助周遭的自然景致,木质脚手架上铺满了彩色幔帐。
印度人对美的敏感成就了宝莱坞,印度电视电影产业制作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这与紧随国外创意潮流和“拿来主义”息息相关。我的车来到山顶,嚯,眼前是包围在绿色丛林中的一大片湖水,身后则是躲在橙黄雾霭中的孟买天际线,我顿时明白为什么宝莱坞会建在这里,这不就是命中注定的人间和自然的相遇吗?这幅景象符合印度人对美的最好想像。
一个让中国人津津乐道的细节是,大部分印度电影的色彩都极尽绚烂,而在真实的印度,人们对色彩也极其敏感,似乎审美是每个印度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哪怕是风雨零落100年的殖民建筑,当代印度人也一定要漆成大红大紫。而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是,印度人觉得,即便是在脏乱不堪的厕所解决生理需求,只要厕所的窗口面对日落就是世间最壮丽的美。
演员每天工作逾10小时
印度是多民族的国家,庞大的电影市场以语言细分。今天泰米尔语和孟加拉语等地区语言的电影也在宝莱坞拍摄。傍晚6点的天光还亮,我的司机把车停在一个比哈尔邦方言的片场。这是一部乡村题材的电影,名叫《小店铺》。今天的最后几个镜头是打戏,我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看,几名警察模样的人马上警惕起来,“你有进门许可吗?”不到一分钟的工夫,那位神通广大的司机马上打点好一切。
身穿绿色毛衣的马尼斯是这部电影的置景师,在他的手下,一座座屋顶铺着茅草的泥房子拔地而起,四周挺拔的是棕榈树和茂密的树林,印度乡村的模样也大抵如此。“我在这里工作20天,能赚15000卢比(约合1500元人民币)”马尼斯笑呵呵地说。或许是宝莱坞与生俱来的欢乐劲儿,印度人觉得混在电影圈是一件乐事。“工作非常好找。”马尼斯说,“每年都有几百部电影在这里生产,工人的薪水不多,但是男女主角的片酬却很乐观”。虽然和中国一线明星的片酬无法比较,但我后来得知,这部电影男主角Rajiv和女主角Rani在比哈尔邦很受欢迎,他们的片酬约在30万到40万元人民币之间。在吊威也的间隙,Rajiv和我闲聊,“我只知道成龙”,这是身材稍微发福的男影星对中国电影的唯一了解。
时钟指向七点,Rajiv和Rani已经工作十多个小时,天色渐暗,他们终于可以休息。马尼斯告诉我说,在宝莱坞,演员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