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陈佐洱:现在全中国就是香港还没有国家安全法

陈佐洱:现在全中国就是香港还没有国家安全法(2)

  主持人:1999年,陈佐洱在澳门回归前后,一连在澳门住了好几个月。他说,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的委员、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副主任,他有幸全程参与了澳门特区成立的多项准备工作,也见证了澳门在灯红酒绿外表下的千疮百孔,更见证了澳门民众盼回归的热情。

  吴小莉:您记得您最近一次去澳门是什么时候吗?

  陈佐洱:我最近一次去澳门是今年3月,参加澳门基本法的一个纪念活动。

  吴小莉:这次去澳门,跟您当时在澳门回归前,要去筹备那个回归的时候,心里最大的感受和不同?

  陈佐洱:那是很不同啊,回归前到回归后。那时候因为澳门回归是12月吧,应该是一年中间最寒冷的季节,那时候每天我从办公室走回宿舍,总喜欢穿街走巷,看看这个澳门同胞那种喜形于色的面孔,真是盼望回归啊。

  你知道那时候澳门的经济,澳门的治安,在灯红酒绿的表象下面呢,真是一塌糊涂。到了回归的时候,澳葡当局留给这个特区的政府的财政储备有多少,简直不可想象,只有24.5亿,所以澳门同胞呢急切的盼望回归,那时候你走在路上,经常可以听到我熟悉的那种中国的歌曲。澳门人自发的在唱,迎回归啊。包括呢,土生葡人,甚至澳葡的官员,他们不愿回葡萄牙愿意留下来,他们也跟着这个爱国爱澳的群众一起唱歌。还有一首闻一多先生作词,李海鹰先生作曲的《七子之歌》,母亲啊我要回来,母亲啊我要回来,澳门当时那么样一个经济和治安的惨象,就像一个漂流了许久的孩子,带着严重的营养不良要回到母亲的怀抱。

  那时候呢,你看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正猛烈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一点扼腕忧虑啊,只有24.5亿的财政储备,澳门怎么办?可是我还是有信心的,回归前夕,澳门是四年经济下滑,连续四年负增长,回归以后掉头向上,14年平均以13%的速度在增长。到了2013年的财政储备呢,已经有1639亿8千万,回归的时候呢,才24亿5千万,连个零头都还不到。

  吴小莉:在回归之前,就在堂堂皇皇的澳督府挂的一百多幅的名画,还变成为了赝品。

  陈佐洱:是啊

  吴小莉: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

  陈佐洱: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想我们都不言而喻,你知我知,但是实在是一个丑闻,不光是这个一系列的名画变成了赝品,这个肯定是处心积虑的,不是一个晚上就做得到的。但是真品到哪儿去了?还是一个谜。我还可以告诉你,就在回归的前一天,这个澳督还从库房里面抽出了5千万,本来应该是可以达到25亿的这个财政储备了,又抽出了5千万,所以成了24亿5千万,这5千万到哪里呢?他把它汇到了里斯本去,成立一个基金会,他从澳督任上卸任了,回到里斯本去,就当这个基金会的主席了。

  无独有偶,在回归前可能耗尽财政储备的事,不仅发生在澳门,也发生在香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港英政府推出“玫瑰园计划”,预算几乎花费香港政府当时所有的财政储备,并且表示未来五年,将会继续用比GDP高5倍的速度增长社会福利。陈佐洱就是那场被称作是“保住家底谈判”的“主攻手”,当时他打了一个比喻,说这就好比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开一部高速的赛车。如果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可能会车毁人亡。

  吴小莉:这就让我想起了,您在香港也出了这本书,香港交接的,亲历中英谈判最后的1208天,您提到了怎么样留下财政储备这个问题,就是财政储备很重要。

  陈佐洱:是啊,财政储备很重要,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的管治,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财政的支持是不行的,要有留下充足的财政储备。中央政府是一点私心都没有的,因为香港的财政储备,香港的财政收入全部都用于它自身的发展需要,它不向中央上交一块钱的财政的。

  吴小莉:为他们留下了有米之炊。

  陈佐洱:是啊。

  吴小莉:不然特区政府无以为继。

  陈佐洱:你说的对,有米之炊,所以能够抵御金融危机,那时候反击了索罗斯他们那些对冲基金。

  吴小莉:我们是不是太把注意力放在了香港,所以澳门的这个要回归之前对于它们的财政预算,我们没有太好的把关,使得财政储备留下来的太少了?

  陈佐洱:那主要是澳葡政府一意孤行,可以说英国撤退和葡萄牙撤退是不同的方针,按照我个人的想法。我觉得英国着重于政治挂帅,早在回归前五年就推行代议政制,高级官员本地化,用能够效忠于他们的那些人,对香港未来具有重要性的那些港人。把他们放到一些重要岗位上面,英国籍的、外籍的人士逐步逐步退到二线。它殖民地撤退的时候部署这个。所以我说它是政治挂帅。葡萄牙撤退的时候呢,不一样,它是一个欧洲的比较小的,比较贫穷的国家,还是经济挂帅。它澳督还有下面七个,叫政务司全部都是葡萄牙人,就是不肯让位给澳门同胞,一直做到回归前的最后一天。捞啊,所以才会说你刚才讲到了,澳督府里面的赝品的画啦,那么回归的前一天抽走了5千万,都是这样来的。

  主持人:陈佐洱说,香港和澳门回归仪式的现场,他都是亲历者、见证者。但角色的不同,两个回归仪式给他的感受却不尽相同。在香港回归的仪式上,以嘉宾身份出席的陈佐洱,在中英谈判当中沉甸甸的使命感,终于在国旗冉冉上升的那一刻释然。而在澳门回归的仪式上,陈佐洱却始终紧绷着神经。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