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反思占中:巩固法治观 勿让青少走偏锋

反思占中:巩固法治观 勿让青少走偏锋

  图:有不少团体纷纷上街,抗议一些学者、激进学生组织鼓吹学生暴力抗争

  新时社网12月17日讯(记者 胡家齐)由学界罢课至“占中”,香港教育界竟是主力!“占中”其中两名发起人都是大学副教授,戴耀廷更是法律学者,却以所谓“公民抗命”煽动市民犯法;激进学生组织学联及学民思潮不但参与而且主导“占中”。令学界蒙羞,教人反思香港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教育界认为,在“后占领”时代,学生要学习尊重不同意见,认识民主真谛,学界更应加强《基本法》教育,让学生认识正确法治观念,以免学生因误解而走向偏激。教育界亦应加强传媒教育,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勿被部分偏颇传媒推波助澜。

  近80天的“占中”完结之后,学界人士纷纷反思如何在“后占领”时代教育下一代。城市智库召集人洪锦铉表示,旺角清场后不少示威者以假扮购物的方式占据街道,又阻止商铺落闸,他担忧持续下去会成为“风土病”,对本港社会打击非常大。他认为,“占中”以青年人为主力,因此社会必须正视教育下一代,想办法令下一代变得更好,否则香港将来可能出现极端分子甚至“死士”。

  香港教师会副会长高家裕认为,本港要解决“占中”遗留下的社会问题,一定要从教育着手,但预计会面对不少阻力。他指出,70年代开始教育界以街头抗争方式向政府争取权益,令教协坐大,教协更与政治团体关系密切,导致其立场非常偏颇。

  民主非单一要尊重包容

  “占中”打争取民主的旗号,然而只为求一己政治目的而漠视社会上各种声音,甚至罔顾法治,以激进行为企图胁迫政府屈服,又是否真正民主?参与“占中”、常将“我要真普选”挂在口边的青年人又是否知道民主的真正意义?高家裕指出,民主不是单一方式,要讲求彼此包容、互相尊重,若偏离这个原则就只是“号称民主”。香港有“示威之都”之称,示威活动十分普遍,但必须和平、理性、守法,无论“占中”的理念有多崇高,其目标与手段亦要一致,不能以为站在道德高地就可以获得原谅。

  香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及终身学习学系助理教授胡少伟指出,无论反对派或学生都不大理解民主的意义,因此学生一定要在“后占领”时代学习如何与异见者相处,停止散播仇恨,为斗争而斗争,“学习民主第一步就系尊重唔同意见,最重要系求同存异。香港由多元人口组成,就算政见、宗教不同,都可以坐埋同食饭。”

  参与“占中”的青年人要求所谓“真普选”,某程度上是源于对“一国两制”以至《基本法》的误解。胡少伟指出,不少香港人不了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知道人大常委会的角色与功能,甚至不清楚《基本法》,教育界要在这方面多做工夫,“好多人唔知香港民主发展系靠中央,制定‘政改五步曲’、普选路线图、时间表都系中央畀,有人仲拗,以为系英国人畀。”高家裕则认为学生要爱国,“自己都不爱自己国家,不会有人尊重。”他又寄语学生“武装自己”,了解国内发展,“唔好对国内印象停留七、八十年代,要认识中央地方关系、国家地理环境、法律制度等,唔好一味抗拒。”

  偏颇传媒推波助澜

  “占中”由酝酿至爆发,发酵逾一年,部分偏颇传媒推波助澜是一大原因。胡少伟认为,教育界今后应加强传媒教育,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传媒报道?唔系全部事实,学生要核实事实。例如有传媒只系企示威者边影警察,选择性去报道。”他批评,推动“占中”的学生领袖面对镜头时便“律师上身”,不断诡辩,混淆视听,影响社会大众理性思考。

  学界更要反思现今教育制度的不足,但参与“占中”的学生又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表示,香港的未来建设始终要靠年轻一代,希望学生在“占中”完结后认真回顾过去两个多月不同报章媒体的报道,理清思路并整理出完整事实,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有“过龙”或不恰当行为。他说,年轻人一时冲动在所难免,最重要是之后须反思占领街道、冲击政总、绝食等种种激烈行为的效果,“客观上是令事态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这是一定要好好考虑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