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进展背后是数年的研究攻关。
2006年起,该师就联手科研院所进行“电子战”研究,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还编写图文并茂的《新型战机电子对抗设备使用手册》。在能力训练中,让领航人员与电抗人员“结对子”,一起参加研究、训练、评估全程,使电子对抗的理念方法融合进每一套战法。
2012年,第二次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当新的对手开始普遍重视电子对抗时,蒋佳冀和战友们又将战斗力的新增点,放在受到强电磁干扰后的对策研究,全新的战法再次未战而先胜。
“没有永远的战法,只有永远的变化。”作为训练创新的带头人,蒋佳冀认为:相比较装备的代差,人的思想代差更可怕。在他看来,能打仗的团队,首先是个善于创新的团队。
倡导创新,是这个团队的传统。早在2006年,由该师研发的发动机质量监控系统,就推广到空海军三代机部队,实现了发动机状况的定量诊断分析。蒋佳冀所在部队善研善战的传统,带出了一批信息化成果,成为战斗力转型的有力驱动。
-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这是战斗力生成的内在规律。蒋佳冀认为:优秀飞行员须具备独立思考、理性实践的科学素养——
“算术就是战术,算法决定战法”
“好一双鹰眼!”师领科长李涛统计后发现,蒋佳冀目视发现距离比很多的飞行员至少多出5到10公里。
先敌发现、胜敌一半,空战中,目视发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一直以来,目视发现训练主要靠老飞行员的零碎经验,缺少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
为此,蒋佳冀曾专门请教医科大学的眼科专家,详细了解眼睛基本构造和功能特点,并利用对抗训练契机反复试验,获取数据,总结出间隔扫视、循环搜索、交替搜索等训练办法,终于练成“绝技”。
把原理搞透、用数据说话、凭实战验证,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蒋佳冀说,这是战斗力生成的内在规律,更是一名职业飞行员应该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走进蒋佳冀所在团,对“飞行的结束才是训练的开始”这句话的推行,令记者印象深刻。
飞行讲评室,飞行员、领航员、电抗人员、机务骨干悉数列席。背后8台电脑一字排开,态势图、飞参、视频等数据实时回放。讲台上,飞行员讲述空战过程,讲台下不断有人提出意见建议。每次对头、每次机动、每次攻击都要理性分析,每个动作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数据是多少,都要反复争论……
这正是该师正在探索的“1131”训练法,即准备1小时、飞行1小时、检讨评估3小时、再验证飞行1小时,通过“研究—试飞—评估—再研究—再试飞”的良性循环,加大地面研究力度,强化学习研究对训练的指导,促进训练由任务指标型向作战研究型转变。
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了训练的“含战量”。在参加2011年空军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的队伍中,该师的训练时间指标仅列中游,但对抗结果却名列前茅。
有一个细节:该师导弹挂载的位置,并不像其他单位那样。细问方知,基于飞机在空中机动时的重力分析,怎样排列更有利于实战是大有学问的。“如此微小的气动差异都在琢磨,可见真正贴近实战了。”获悉兄弟部队的赞誉,蒋佳冀笑说:“我们的战法不仅是练出来,更是算出来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