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连续攻击中国对舆论的管控,并宣称中国两会代表委员噤若寒蝉。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国记者亲眼目睹了各个会场的活跃发言,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两会组织的记者会上给出了尖锐提问,委员代表的回答坦率而实在,所谓噤若寒蝉子虚乌有。
今年的两会报道,媒体把关注点更多集中到两会自身的议题上,前几年过度娱乐化的某些报道倾向轻多了,比如大家不再一窝蜂追明星了,揪个别代表委员的某句雷人雷语出来过度消费的现象也少了。与此同时每一次记者会的受关注度明显提高,代表委员正式提案吸引了更多注意力。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探讨尤其占据了舆论的中心位置。应当说,这样的变化有很强的积极面。
诚然,有一些人对两会报道少了一些八卦新闻的花边热闹一时不太适应,这也难怪。前几年有明星委员被记者追得以奥运会速度在大会堂门外奔跑,治国理政的大会到了互联网上几乎成了娱乐味十足的大派对,对于那些现象,社会未必就是适应的,当时的批评声实际很多。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