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君玉
光阴荏苒,转眼间,举世震惊的三一一强震及福岛核灾已经过去了五年。言帚忘笤,人类很容易健忘,但每逢大难周年祭时,人们还是或多或少能从记忆深处捡拾些过去的碎片,政客们也往往不失时机地做些宣示性的姿态。但三一一带给世人的痛苦和思考却远远不止这些。
一如外界所料,在核灾五周年之日,首相安倍晋三风尘仆仆地赶到福岛,以展示政府积极致力于灾后重建的决心。只不过其例行的全力支援的承诺,再难以唤起成千上万灾民久已麻木的热情,其亲口品尝酸奶及口感醇厚、非常好吃的赞誉,也很难挽回世界对灾区产品的信心。
五年的时间,对于消除核灾的影响、抹去大震的痕迹显然太短。对域外人而言,灾难早已过去,但对福岛人来说,却是永远不可泯灭的切肤之痛。时至今日,仍有超过二千五百人长眠在灾区某个地方,成为失踪的孤魂野鬼,仍有百分之七的地区是疏散区域,近十万人过着背井离乡的疏散生活,有近七成福岛民众把记忆永远定格在了灾难来临那一刻,对核辐射感到不安。福岛重灾区荒若鬼城,炸毁的厂房如事发时一样,三号机组燃料棒仍未取出,核辐射量超标千倍。地下水流入厂房,核污水仍在持续增加。灾区内自然环境受到毁灭性破坏,植物、动物出现变种,变异率、畸形率增加,辐射越严重的地区变异越严重。人们要消除核灾难后果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
人可以健忘,但有些记忆是抹不掉的。不该遗忘的是在灾难中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甚至失去一切的灾民,对他们的忘却如在伤口撒盐,是一种犯罪。不该忘却的还有奋战在灾区的救援人员,他们深入厂房、处理污水,是在用有限的生命赌博,拼全力把灾难的影响降至最低,尽管他们明白,有些作业已超出人类现有的能力。
但最不该忘却的是灾难对人类的启迪。核,可以建成电站,造福人类,也可以制成武器,毁灭文明,从其诞生那一刻起,就充满争议。曾几何时,日本自诩为最安全的核电国家,并把核电技术走向国际作为其出口最优先方向。福岛核事故粉碎了一个安全神话,也动摇了日本长期以来对核能的依赖。五年来,政府与民众围绕重启核能出现一次又一次尖锐对立,反核能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民众的抗议似乎未能动摇政府的决心,迄今已有四座核电站重启。
五年前,当强震、海啸、核泄漏一起来袭,人类已切实地感到自己的渺小、无助。人对自然是要有所敬畏,否则,将会受到严厉处罚。这或许是三一一留下的最惨痛教训,也是人类最不该忘却的记忆。
【相关】
日本核灾五周年:动植物变异 污染三座大山难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