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 >> 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宣布手机银行转账汇款免费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 试点额度500亿最快近月发行

\

  新时社财经2月26日报道(记者 赵慧中)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双升,内地自2008年以来首推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ABS)。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称,正在启动的ABS试点机构,将从此前盛传的四大国有银行扩展至五大行和招商银行,总试点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时,首期证券化产品最早将于今年上半年发行。

  据路透社透露,试点的六家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招商银行。其中,中行速度最快,知情人士透露,其不良资产证券项目已经完成评级,并报送中国银监会审批。

  中行报送审批 首期近三亿

  另有外媒称,中行首期ABS规模近三亿元,该期证券化计划分别为优先档和次级档,规模分别约逾2亿元和约6000万元,次级档部分将限制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招商证券则任牵头的主承销商。

  在几家试点银行的速度方面,一位ABS领域投行人士表示,这些银行其实早就启动准备工作。另一位了解情况的银行业人士称,首批试点的六家银行都在操作,目前在基本规则、资产选取、业务流程等框架问题上已没问题。

  分析称,目前银行大部分不良资产是通过核销和转让处置,但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双升,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顺理成章。此前曾有消息透露,中行首单计划发行规模在80亿元左右。内媒对此采访多家银行,均表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感兴趣,认为这是处理不良资产很好的方式。

  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0个季度上升,由于关注类贷款和逾期类贷款增长较快,不良贷款后续将面临的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加大。对于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另有两位资深投行人士指出,监管层力推资产证券化也非唯一手段,目前银监会亦在其信贷转让平台上试点不良贷款的转让,范围比不良ABS还要略大一些。

  配套法律法规待完善

  业内专家也指出,不良ABS渐近,由于其基础资产是已经逾期的贷款,资产池现金流主要来源于回收款,与ABS产品相比,风险要素更多,定价技术要求更高,相关法律法规尚需完善。中信建投研究报告也指出,不良ABS还面临着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的支持及信息披露要求等多方面的不完善。

  随着不良贷款的上升,银行的确有需要让不良资产出表,防范风险。在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看来,不良本身就是风险很高的资产,而证券化交易需要一个很好的抵押品和稳定的回收预期。如果是有很好资本实力的银行,可能交易的成功性就比较大。不良的证券化,关键在于担保、价格以及比较透明公正的评级,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会长期化。

  银监会就曾在上月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公开表示,要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工作。国泰君安在报告中曾预计,今年银行不良资产市场化投放规模约1.5万亿元左右,宏观经济见底之前,不良处置市场规模将继续攀升。

  中国曾在2005年至2008年间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其中建设银行、信达资产和东方资产均有参与项目,在发行的四单重整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每单产品的优先级证券本息均已正常兑付,并且还款时间大约在1.5年,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停滞。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