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黄金五十创办人 林奋强
特首参选人林郑月娥,昨天进一步阐释其参选政纲,就教育、税制及房屋政策三个范畴,都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其中,在房屋政策方面,提出重建置业阶梯,支援不同收入的家庭圆其置业梦想。当中两个主要措施,分别为增加绿置居供应,以及在居屋之上,新增一层资助出售的港人首置上车盘。笔者认为,有关建议都是针对眼前问题的有效措施,值得支持。
政纲提以置业为主导
首先,林郑月娥提出其房屋政策以置业为主导,笔者绝对贊成。现时本港有70多万个家庭居于出租公屋,佔全港三成。出租公屋照顾了大量的低收入家庭,令其受惠于低廉租金,固然是德政;不过,无论租户租住多久,也无法拥有其单位,因此无法分享土地升值带来的财富增值,大量的土地价值等于被锁在公屋单位内,无人得益。
再者,即使这些租户生活和事业出现重大改变,如自己或子女跨区工作或上学,以致当日分配的单位并不符合其需要,也是由于没有单位的业权,无法透过市场出售其单位,并搬迁至较合适的地区。把大量家庭长期锁在同一个单位内的做法相当缺乏效率,会带来大量的社会经济损失。而且,在楼价急升的情况下,当公屋租户的经济条件改善,成为富户,都只能长期做租户,亦无法把单位传给下一代。增加绿置居比例,一方面能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不会影响轮候公屋的时间,因为绿置居只供现正租住或轮候公屋的家庭购买。任何购买绿置居的家庭,都会把自己正租住的公屋交回以供下一个申请人入住,或在公屋轮候册上除名。
有关出租公屋令土地价值无法释放的问题,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王于渐教授在过去30年已作出相当深入而精闢的分析,在此不赘。亦因此,笔者十分高兴王教授及其带领团结香港基金研究团队的建议,即新建的公营房屋可租可买的建议获得重视及採纳。当然,这还牵涉在市场出售单位时,业主应该缴付的补地价金额,是否应沿用今天按市价调整的机制等细节值得讨论,但让经济条件有所改善的公屋住户享有置业机会,释放土地价值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更重要的是,今天香港社会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单是收入分布上的贫富悬殊;更尖锐的矛盾,是资产分布不均带来的贫富悬殊。在今天的楼价下,基层出身的年轻人即使成功在工作上脱颖而出、薪金增加,得以上流,但因储不到首期,或缺乏有楼父母的资助,难免觉得置业无望,甚至觉得自己成为社会不公义的受害者。当年轻人连找个斗室安身都难,更遑论为家庭加入新成员,难怪今天的年轻夫妇都对生儿育女大有保留。
要解决这个问题,避免现时居于公屋的家庭无论多努力工作,因楼价升幅持续抛离薪金增幅而陷入正在快速形式的跨代无楼窘境,唯一的方案就是透过政府行为,改变公屋供应的租售比例,协助基层家庭直接置业。
置业难祸延三代
事实上,楼价高、置业难的问题已经到了一个祸延三代的地步。做父母的连多年供子女读书上学的辛苦都愿意捱过,到他们退休时,当然不想见到自己穷一生之力抚养、已学业有成的子女当无壳蜗牛。结果,有年长父母要把已完成供款的住宅物业加按,甚至把本应用作退休的老本都用来支持子女置业。如此一来,本来明明足够的退休金,都因而变得不足,甚至可能要因此重出江湖。
因此,笔者亦贊成林郑月娥提出在居屋之上,增加一种新的资助房屋港人首置上车盘,让年轻中产家庭以可负担的楼价尽快上车。大家可能认为,政府资助月入5万元(现时居屋入息上限)以上的家庭置业,是否合理?但事实是,现时即使是月入8万甚至10万元的一对年轻专业夫妇,若单靠自己储蓄,希望购买楼龄较新甚至一手楼单位,都会极为困难纵使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毫无疑问都会是中产阶层,能相对轻松地置业。在这个背景下,林郑月娥建议的港人首置上车盘,以及增加绿置居供应,有望重建置业阶梯,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业希望。
当楼价高、置业难,由年轻人自己结婚上车的问题,向下延伸到生不生小孩,向上则牵连到父母、祖父母辈能否资助首期,变成祸延三代的问题,土地房屋政策实在不单是上届政府的重中之重,更是整个香港社会严重中之严重的问题。我们实在需要更新颖的思维,才能构想与三代人福祉相关的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