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港澳 >> 政情 速递 >> “真港独”戴耀廷鼓吹“建国”岂能姑息

点击香江:陈茂波从善如流补漏拾遗应予支持

  文/屠海鸣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决定,将透过关爱共享计划向全港合资格市民一次过发放四千元,总共约有280万市民受惠,涉及110亿元公帑。这是新一份预算案公布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财爷对预算案所作出的重大调整;也是林郑月娥出任行政长官一周年之际,奉献市民的又一贴地成果。然而,决定却引来广泛的讨论,大多数市民支持这种及时惠民的措施,但也有激烈批评的声音。

  实事求是而言,作为财政司司长,在当前情况下派不派钱都必然会受到批评,因为当中涉及理财理念的根本分歧;但若从客观民意以及实际需要层面而言,陈茂波此次的决定来得及时果断,可以说是全面聆听了民意、或者是说尊重了大多数民意,在善用公帑与关爱基层之间取得了一个较为稳妥的平衡。110亿元并不算太多,但对许多基层市民却是及时雨;派钱的决定虽然来得迟了些,但却是无损市民的实际得益。

  更重要的是,整件事体现了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智慧。从积极回应民意和从善如流的态度,到敢作敢当的从政风格;从绝不迫于民粹主义一面倒全民派钱的压力,到没有墨守成规的灵活应对。可以说,陈茂波一切以香港市民的整体利益为依归,照顾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市民,证明了这是一位优秀的政府官员,更是一位值得大众支持信赖的财政司司长。

  全面聆听民意及时回应

  在2月28日宣读完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之后,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普遍对陈茂波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尤其在于投资创科以及教育与医疗上的拨款,认为他做到了为香港未来发展未雨绸缪的用心;而他大手笔的税务宽免措施,更得到了中产阶层的普遍叫好声;而最底层的市民也从中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支援,可以说这是一份关顾全面、考虑周全的预算案。但随着讨论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政党的攻击之下,民粹之风盛起,从报章到电台,从网媒到坊议,都出现要求全民派钱的声音。在3月11日立法会补选期之前,这种声音更是不断增强,有反对派政党和组织,甚至以此大做文章。到底应不应该派钱?这涉及的不只是数百亿元公帑,更涉及政府的重大理财原则的变动。一个负责任的财爷,绝不能为了应和民粹、博取掌声而作出轻率的决定。

  当然,除去一些政党的刻意煽动外,也必须要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即有一大批人并没有在这次预算案中受惠。这批人的呼声不能被忽视,更不能被排除在预算案关顾范围之外。因此之故,陈茂波在一个月内广泛聆听了各方意见后,决定在关爱共享计划之下,合资格者每人派四千元。这一决定的特点是,排除了有领取综援或其他社会保障津贴,强调了在港没拥有物业的身份。这意味着包括那些用心照顾家庭而未能工作的妇女、刚退休而没有领取津贴的年轻长者,以及收入不高、没有交税的各方人士,以至其他年龄层的打工仔,均可在新计划中受惠。受惠者多达280万人,可以说涵盖面极其广泛,考虑面十分充分,照顾面非常周到。

  关爱基金补漏不违原则

  每人四千元资助的决定作出后,尽管继续批评财政司司长的声音还继续存在,但显然已经弱了许多,毕竟这种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远较毫无目的、挥霍公帑的做法更值得支持。当然,批评声中还包括派钱派得太迟、不是每人六千元等等,但这些都是技术性枝节问题,无关宏旨。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声音,认为财政司司长应该坚持原则,一定不能派钱,担心会成为一个惯例,长远只会不断消耗香港的财政储备。这就涉及到公众所关心的理财原则问题。实际上,只要对新一份预算案有所了解,就应当不存在上述忧虑。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于,当有强大的民意的合理要求之时,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就需要作出积极的回应。

  正如陈茂波在预算案中所指出的三个宗旨:一,推动经济多元发展,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优质的就业机会;二,投资未来以应付人口老化的挑战,建设香港成为宜居宜业的智慧城市;三,关爱共享,改善市民的物质条件,并提升生活的质素和内涵。此次的每人四千元,正是上述第三项的内容,并非事前没有预料到的。更何况,涉及的只是110亿元,佔政府去年财政盈馀的十分之一还不到,不会动摇政府的稳健财政。这是有针对性对补漏拾遗,它的目标是所有制度中没有覆盖的可能受惠人士,这一点十分重要。还有,陈茂波的此次举措与林郑月娥管治新风格、政府新角色、理财新哲学完全脗合,相信得到林郑月娥的极大支持和鼓励。

  聚焦长远需全民谋共识

  如果严肃地审视今年的预算案,以及回顾过去一个月来的社会争议,就应当看到,社会上对预算案的讨论有些失焦。派钱四千元成了基本上所有人讨论的核心,但预算案的角色与功能远不止这些,更要做的是为长远发展作好财政上的准备,包括在一些涉及基建、新产业的发展、人口老化等问题的政策。但令人失望的是,陈茂波在预算案中的种种大手笔投资未来的好措施、好方案、好计划,却未能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这是十分可惜的事。如果社会只关心各自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更长远及根本议题的讨论,我们就很难找寻到一条能确保香港繁荣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方面,全港社会都需要聚焦和认识到陈茂波所指出的一些长远问题。

  社会各界都应看到,积极有为地抓紧机遇,推动经济多元发展,是香港未来前途的坚实保障。当然也要大胆善用盈馀,提升各项公共服务,并且未雨绸缪,应对在未来人口老化带来在医疗和安老方面的长远需要,同时也要对弱势社群多加扶持,与社会大众共享经济成果。但公允地说,财政司司长此次提出的措施,已经在最大限度上回应了不少咨询期间社会各界对香港未来所提出的殷殷期盼,综合了大部分持份者的合理诉求;在秉持公共财政原则的同时,亦平衡了社会短中长期的需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当然,只要以理性态度去思考,就应当看到,这种一次性派钱措施,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恆常财政政策。与其每年派钱数百亿,不如投入到关乎香港长远利益的重大政策之上,这需要全社会去凝聚共识。

  财政出现赤字,财政司司长工作不好做;财政出现巨额盈馀,财政司司长工作更不好做。所谓众口难调,在涉及利益问题上,很难得出一份能满足所有人的预算案来。但尽管如此,陈茂波的预算案以及其后的补漏拾遗措施,已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全港普罗大众的需求。而从过去一个月来的社会争论,市民应当可以看到一位有承担、有智慧、有担当的财政司司长,也看到一位能够从善如流、积极回应民意、擅长纾解民困的政府官员。市民支持陈茂波继续做好工作,为香港、为自己、为未来奠定更坚实的财政基础。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