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法律护航,人人可慈善人人愿慈善

法律护航,人人可慈善人人愿慈善

  焦点热议

 慈善法草案9日提请十二次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如何让慈善事业在法律保障下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10日,记者赶赴各个小组讨论现场,记录委员们的真知灼见。

 慈善法早就该来了!委员们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裕了,捐赠活动也多起来。但近年来捐赠出现不少问题,尤其是互联网募捐等新型慈善渠道出现,骗捐、善款不合理使用等情况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公益慈善的公信力。

 其实大多数人都愿意做慈善,对需要救助的家庭或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但为什么好多人不愿去做慈善?就是因为不知道情况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最终救助的结果怎样。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说,慈善法出台,可加强对慈善行为的监管,消除人们的疑虑,从而大大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说,曾有个校友,宁愿给贫困生或学生活动捐钱,也不愿给学校捐一分钱,因为怕被吃掉用掉。这里面除了社会对高校的偏见,跟慈善公信力缺失不无关系。慈善法的出台可以适时规范慈善行为,保护捐赠人的合法权益,让捐赠人捐得放心。

 慈善法草案明确,慈善机构年度管理成本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5%,很多人觉得太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认为,这个数字是个上限,指的是不得超过。而对于小的民间慈善机构来说,如果这个数字定低了,很难成长起来。他指出,很多慈善机构,尤其很多有活力的民间慈善机构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人才。公益慈善机构工作人员中,中年人和青年人极少。从公募机构成长性和吸引人才的角度考虑,这个数字并不算高。要改变做慈善就必须是雷锋的老观念,用商业眼光去更好地管理,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中国的公募机构和慈善事业,如果不能引入商业眼光和市场经济的法则,将是死路一条。

 不少委员提出,我国现行税法针对捐赠方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够,且流程繁琐,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展开。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举例说,欧洲为鼓励中国人消费,反复简化出关的购物退税手续,只要在税单填好姓名提交就能自动算好免税数额,即使要现金,排队也不超过10分钟。现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原则上退税手续绝对不应该比微信转账或微信支付还要复杂,应该加以简化,这样大家才会更加愿意掏钱。

 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建议,进一步加大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增加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比例、对慈善资金的保值增值部分免征所得税等,同时考虑通过设立遗产税等方式推动慈善捐赠,对实物捐赠以及股权捐赠、知识产权捐赠等无形资产捐赠也要进一步明确捐赠减免税政策,并制订价值评估实施细则,为实物捐赠及无形资产捐赠估价提供规范。

 言恭达认为,做好慈善事业,要发挥好民间的力量。汶川地震期间,民间捐赠踊跃,力量惊人。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一面,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弘扬人人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善行应该受到保障和尊重,受益人的意愿和人格尊严,也要受到重视。白岩松认为,相当多的慈善对受捐人的意愿不够关心,比如:给老人送了超短裙,给根本不通网的地方送电脑,慈善法中应该增加尊重受益人意愿这个表达。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郁芬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