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遗产 >> “非遗”传承的蝶变之路

“非遗”传承的蝶变之路

  山西代县以市场化路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在重拾传统工艺中创造了多项“非遗”,而且赋予它们以产业与品牌载体——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县面塑传人张桂英正在传授孙女面塑手艺。资料照片

  

  面塑资料照片

  “那会儿的农村妇女闲时宁可家长里短也不务针线。”1999年,从山西代县广电局退休回到村里的高凤兰,绕着村子走一圈,竟没能找到做绣活的人家。刺绣工艺无人问津、后继乏人,让她忧心忡忡。

  不只刺绣工艺,砖雕手艺的即将失传让瓦匠出身的代县胡峪乡望台村村民王锁贵心里火急火燎:“村里的瓦匠、木匠老人相继去世,会这手艺的人越来越少。”

  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地处“陆上丝绸之路”的山西代县不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民族文明融合之地,是传统文化汇集下的富庶之地。然而事实是,这里的特色文化正在悄悄流失。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对传统技艺流失充满担忧的高凤兰、王锁贵等人,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非遗”传承挽救战。

  十多年过去了,曙光终于显现。如今,以“雁秀”和“望台砖雕”为代表,代县拥有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高凤兰和王锁贵为“原点”,代县涌现出多位“非遗”传承人;以代县为起点,这些“非遗”走出县域、走向世界。

  从手艺到“非遗”,手艺人变身传承人

  “得把刺绣这门手艺捡起来、传下去。”当年,担忧过后,高凤兰戴起了老花镜,捏起了针线。

  接下来的半年里,高凤兰坐着老伴的电动车走村串户到峨口、枣林、磨坊、新高等八个乡镇二十余个村庄,寻访求教刺绣女艺人20余位,与峨口镇的贾翠娥、上馆镇的曹翠青、枣林的魏叶叶等艺人师傅建立了深厚友谊,搜集到在世和已去世刺绣艺人们的样品、图案、资料千余件。

  细心总结钻研传统的绘图、色彩和技法后,高凤兰整理形成了特色绣法36种、针法12种的当地刺绣工艺图谱。

  2008年,高凤兰又去苏州学艺三个月,融合代县传统刺绣和苏绣技法,创新形成了体现北方与南方绣法的雁绣。她也成为这项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被国家工艺美术协会评为刺绣布艺大师。

  小有名气之后,高凤兰开始创办免费培训班,为普及刺绣艺术和广大妇女创业自立搭建了平台,鼓励农村妇女放下家长里短,离开麻将桌,拿起针线学刺绣。

  从几平方米的小屋到几百平方米的教室,从3个人到300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她的绣娘队伍。十几年来,高凤兰已向5000余人免费传授刺绣技艺,培养出技艺成熟的绣娘40余人,绣娘平均一年能挣两万余元。有的绣娘更是闯出名声,被请去授课。

  跟随着高凤兰的脚步,代县越来越多的手艺人从学艺到授艺并成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代县杨氏公司的“雁门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县的砖雕、泥塑、漆器、布艺等多项传统手艺被列为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包工队到公司化,“非遗”问路市场

  为了不饿肚子,十多岁起,王锁贵就成了村里的小瓦工。有心的他,不仅跟着师傅求教雕刻的技法、手法,还对比着村里的老房子在石砖上临摹雕刻图案,从瓦工活儿、木工活儿到石雕、砖雕,从模仿别人到自己设计雕刻样式,王锁贵渐渐成了建筑的“全把式”。

  2000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在地方寻觅能工巧匠修复汾阳国宝文物海红塔,略有名气的王锁贵被县文物局推荐了上去。

  修复工程结束后,他拿到了近万元的酬劳。“一次就能顶上在村里好几年的收入!”这次机遇让他认识到了这个行当的含金量。

  揽上工程能挣大钱,他觉得自己应该凭着手艺去外面闯一闯。可承建工程,光自己一个人不行。回到村里,王锁贵很快组织起10多人的古建团队,带着他们走出村子四处承包砖雕工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做雕刻是个细心活也是个耐心活,手艺人赚的是口碑,干好了才会有名声有主顾。很多村民刚开始不懂这个道理,手把手教手艺的同时还要讲道理。”白天,王锁贵带着团队一起做工,从垒砖立缝不超过2毫米到砖雕与图样有出入就扔掉重来,他亲手示范给大家。晚上,他又忙着绘图、赶制图样、设计模具。

  时间长了,他的一丝不苟成了大家伙共同的标准。这也为他的团队赢来了好口碑。他带领的古建队伍先后承建了大同辽代古塔、寿阳县“帝王之师”旧居、雁门关仿古一条街等工艺砖雕工程。很多农民和手艺人慕名而来,团队也从10多人扩大到300多人。

  2014年,王锁贵将自己的承包队注册为望台砖雕公司,以企业模式来管理运营队伍。同时,公司给员工入了社保。跟了他多年的村民张泽平不仅成了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还是高级技工,年均收入超过7万元。

  从古建开始,代县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在市场上崛起。沈阳世博园、应县木塔、阿育王塔等古建筑先后由他们精雕细作。开封相国寺、广东南华寺、汕头七星寺等古寺庙也在他们的手中威武艳丽。

  像王锁贵一样,2009年,高凤兰告别提篮小卖,创办了代县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意图开拓市场,在全国刺绣界闯出一片天地。

  从品牌到产业,深耕市场创新“非遗”

  “有的绣品是几十位绣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有的花费了快一年的时间,可这样的劳动得不到等价的回报。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影响力,自然就叫不上价。”高凤兰渐渐认识到。

  2013年,刺绣《企盼》《雁门春色》《贵妃醉酒》在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分获金银铜奖。2014年,刺绣《假期》获得百花杯工艺美术奖,《童年》获得第49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金凤凰”创新设计金奖……

  这些年,高凤兰带着她的绣品走南闯北,参加了很多工艺大赛。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打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认可雁绣。只有蛋糕做大才能分得越多。”如今,雁绣绣品也已走出国门销往美国、欧洲市场,年收入达百万元。

  王锁贵也尝到了市场甜头,在行业竞争中更加着眼细节、精益求精。

  “常规尺寸青砖的烧制工艺无法制造大型青砖。在施工中,青砖的用料成本就会加大,工时也增多了。”针对这一问题,王锁贵琢磨出了大型青砖的烧制方法,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认证。青砖是古建的必需品。2007年,他又投资建立了青砖厂,开始在产业供应链上布局谋划。

  不止于雁绣、望台砖雕,如今,代县的杨氏古建、天顺昌泥塑彩绘、华亭环艺雕塑等古建技艺方兴未艾,形成了具有雁门特色的“非遗”工艺产业群。以山西杨氏古建公司为例,该公司目前是国家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企业。拥有2000多名能工巧匠,每年承揽的古建业务达1.5亿元,实现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

  2015年,代县“非遗”产业创造的产值达5亿多元。这些传承人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索出市场化路径的同时,也带给了当地百姓一条创业致富路。(记者李建斌记者马玉)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