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兔儿爷:老北京的吉祥物

兔儿爷:老北京的吉祥物

  “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曾几何时,老北京的中秋节一定要有兔儿爷相伴。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兔儿爷摆在楼梯式的货架上,形成一座壮观的“兔儿爷山”,为各大庙会平添一道耀眼的景致。时过境迁,如今再想寻觅这旧时场景已然很难。

  数百年前已风靡京城

  兔儿爷属于北京泥彩塑的一种,是北京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它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史料中多有中秋拜兔儿爷的记载,据此推断应不晚于明代。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中有:“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明代《北京岁华记》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从“以泥抟兔形”“以黄土博成”的描述来看,明代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略微粗糙,兔儿爷的形象也较为朴素,可能是习俗的萌发阶段。到了清代,兔儿爷已经“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形象上华丽许多,而且身价倍增——“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甚至“禁中亦然”。可见供奉兔儿爷的习俗已经蔚然成风,不仅平民百姓、达官贵人祭拜,连皇宫禁苑也不能免俗。

  北京兔儿爷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双彦说:“中秋节拜兔儿爷源于古人对健康的期盼,兔儿爷左手托臼,右手执杵,做捣药状,是医者的化身。古代医疗条件差,人们很怕生病,所以每逢中秋,要请一尊兔儿爷供奉祭拜,希望祛病除灾、永葆安康。”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就是说所有的神只许你请,却不许你送走,但对于兔儿爷来说却是个例外。兔儿爷就要年年请、年年送。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请新兔爷后,要先把上一年请的兔儿爷摔碎。这一摔可有讲究,因为兔儿爷在你家一年,已经把你一家的晦气全吸附在它的身上,摔了兔儿爷就是祈求家人健康,将晦气摔走。所以,请兔儿爷叫请祝福,送兔儿爷叫送健康。

  兔儿爷其实是兔儿奶奶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过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不同于印象中兔子温顺乖巧的形象,兔儿爷神情肃穆,朱袍金甲,俨然一副不怒自威的将军模样。事实上,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是个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我们称呼了几百年的兔儿爷其实是位兔儿奶奶。

  为什么兔儿奶奶会是男性将军的形象呢?老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但它是“女儿身”,不得随意抛头露面,只好去庙里借来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为了尽快给更多人治病,玉兔将马、鹿、老虎等各种动物当坐骑,跑遍了京城内外。瘟疫消灭后,玉兔也累倒在庙门外的旗杆下,现出原形。人们这才知道救人的就是玉兔,感其恩德,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天都要供奉它,给它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也祈求它给人间带来幸福吉祥。

  至于管兔儿奶奶叫“兔儿爷”,这跟老北京的“爷文化”有关。老北京很讲究“爷”这词,走到哪里,“张爷”“李爷”“赵爷”不绝于耳。“爷”这称谓在这种时候和辈分没什么关系,就是一种尊称。于是,有恩于百姓、又深受大家喜爱的玉兔也得了一个“爷”的称号。

  老手艺要守规矩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拜兔儿爷的习俗日渐式微,兔儿爷也慢慢淡出百姓的视野,成为老辈人记忆里的一抹乡愁。

  双彦与兔儿爷的缘分起于他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双起翔生于1931年,13岁随二舅——有“泥人圣手”之称的李荣山学习彩塑,17岁学满出师,此后一直从事泥彩塑工作。20世纪80年代,会做兔儿爷的老艺人大多已离世,为了复兴这一传统技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找到50多岁的双起翔,希望他能把兔儿爷恢复出来。双起翔不负众望,凭着记忆和双手将兔儿爷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

  生于这样的家庭,双彦子承父业,投身泥彩塑,是必然的选择。传统的兔儿爷是由胶泥烧制而成,但由于胶泥越来越少,双彦把原料换成了陶泥,这样就更易于保存。兔儿爷是用模具翻塑出来的,由于兔儿爷是空心的,所以陶泥要擀成片贴进模具里,合成一个空心的胎。刚制好的胎要晾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抛光,修掉毛边,给兔儿爷“美容”,把它的脸打磨得光滑细腻。接下来,就是进窑里烧制了。烧好的兔儿爷还要经过最后的“化妆”,上色彩绘,勾勒面部表情,穿上金光闪闪的盔甲,插上两只大白耳朵。这样一个神气活现的兔儿爷才大功告成。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掀起来一股前所未有的非遗热。一些人看到其中商机,做起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生意。但由于缺乏民俗知识,加之“短平快”的制作模式,出来的产品大都是粗制滥造的盗版。双彦说:“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兔儿爷,但因为不懂其中的民俗文化内涵,随心所欲地创作,做的兔儿爷不合规矩。”

  双彦特别反对有悖传统的肆意创新。比如,传统兔儿爷只有一杆靠背旗,有人为了好看,增加到两杆、四杆。“这就是不了解民俗文化。”双彦说,“兔儿爷后背的一杆旗说明了它的出处。传说里兔儿爷是在寺庙的山门外被发现的,这杆旗代表了它被发现的地点。从前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叫‘兔儿爷的靠背旗——独挑’,市井小混混打架时常用,意思是一对一单挑,因为兔儿爷只有一杆靠背旗。”

  双彦认为,像兔儿爷这种脱胎于民间习俗的物件,它承载的民族记忆是极其有讲究的。他制作的兔儿爷依然沿用清代以降的造型,没有为贴合现代审美做过多的改变。也许在老手艺人的心里,只有经得起时光的砥砺,才能称得上至美。

  小贴士

  兔儿爷坐骑知多少

  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

  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是统帅,寓意事业兴盛、人脉广博。

  坐黑虎兔儿爷:镇宅平安,健康有寿。

  坐麒麟兔儿爷:取意于“麒麟吐书”典故,象征学识广博、学业有成。(曹洋)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