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创造角色就是塑造人

创造角色就是塑造人

  大众的娱乐诉求和影视业的高速发展,使演员这一群体屡屡被聚焦,表演创作的价值却屡屡在“高片酬”“悬浮剧”等不良现象中失焦。今天的观众很容易记住一些活跃在热搜和头条上的名字、亮相于荧屏广告上的面孔,却很难说出一些偶像明星的代表作。当越来越多的观众为演技与片酬的倒挂不满,影视从业者为浮躁的创作氛围透支观众的信任忧心时,寻回表演应有的尊严,为创作主体发出清正之声,为文艺发展正本清源,成为一种时代呼声。正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的《今日影评·表演者言》节目(第二季),就密切回应了这样的现实需求。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是CCTV—6电影频道与演员周迅共同发起的表演文化传承系列节目。2017年底节目推出第一季,周迅、黄渤、秦海璐、冯远征、蒋雯丽、段奕宏等12位演员以坐而论道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讲述各自对表演的理解。节目没有展示明星光环,不闲话明星生活,也不刻意制造矛盾,迎合粉丝心理,而是让表演成为主题和主角,安安静静地探讨表演这一核心命题。第一季节目引发观众和业界的关注,在豆瓣网站获得9.0的高评分。

  第二季节目延续了清谈的风格,更加突出“表演者”的概念,在第一季关注表演的基础上,深情注视“表演者”为人的方方面面,探寻演员作为一种职业、表演作为一种艺术,与人心人性的深层互动和深切关联。除了周迅,参与第二季探讨的11位嘉宾如陈冲、陈建斌、舒淇、宋佳、于和伟等也都是公认的演技派演员。

  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的艺术初心和价值认同。刚刚在第二十四届上海电视节斩获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的于和伟,在节目中表述:“表演是生活的相伴者,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它是一门专业。”这几乎成为所有嘉宾的心声,节目中的每一个演员都讲到创作与生活、态度与作品、角色与观众的关系,这是他们作为演员的价值认同。比如,从非职业演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王宝强,拍摄电视剧《士兵突击》时随身携带着字典,至今对许三多的很多台词倒背如流。为演绎《暗算》里的盲人角色,王宝强与盲人一起生活了两周,吃住在一起,天天一起买菜、做饭。“记住王宝强不难,记住王宝强饰演的角色,对一个演员是莫大的认可。”这是王宝强的表演认知。

  这档节目坚持了自己的专业门槛和文化品格,呈现演员作为一份职业的价值感和荣誉感。从编导演关系、表情管理再到捕捉角色内涵,从电影《风声》《聂隐娘》《师父》到电视剧《悬崖》《闯关东》《红高粱》,嘉宾们以近年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为例子,以表演在作品中应有的价值为指针,剖析成就一部优秀作品背后的密码。舒淇在主演电影《聂隐娘》后,对于演员的表情管理有了新的认识,“镜头前的面部是冰山一角,支撑起它的是海水下暗潮涌动的内心感受”。“用心去思考角色、揣摩人物,才能演绎出人物之‘形’,真正与角色‘通气’”。这是宋佳关于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演员与剧组,就像种子与土壤,演员的生长离不开剧组环境的培育”。“演员的职业具有社会意义,优秀向上的作品是每一位演员的初心与责任。”这是周迅的职业荣誉感,是她对演员这份工作的珍重。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以“何谓表演,何谓表演者”破题,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探讨表演的本质,锚定表演者的本心。节目第一季以10个关键词,如求实、筋骨、融合、磨砺等来描述表演者应有的素养,第二季挑选多个核心诗句,如风物长宜放眼量等作为对表演品格的诠释,同时设置“表演者笔记”的环节以提示核心要点。节目就像一堂面向全民的公开课,不仅初学者、从业者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普通观众也可借此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观影修养。嘉宾们在节目中呈现的这份赤子之心,对于其他行业培育工匠精神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一句名言,“演员不仅应当学会自我修养,而且要学会创造角色”。表演,其实就是人演人的艺术,创造角色的实质就是塑造人、雕刻人生。无论什么方法、什么派别,表演创作的根底是对人的审视与探讨,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表达。《今日影评·表演者言》所言的,就是对表演者的尊重,对表演价值的认同,对影视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深深期许,对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的深情守护。希望更多这样“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的节目,为荧屏带来清新之风,为文化发展拓宽新路径,为文艺创作树立新标杆。(任姗姗)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