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专家:倡导中华工匠精神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专家:倡导中华工匠精神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应妮)“2017文化自信——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与非遗保护发展论坛”12日在北京太庙举行。文物及非遗保护界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就工匠精神与传承创新发表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定位是“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他认为中华匠人是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得最多、最好、最深的一部分人,不论是建筑行当的瓦匠、木匠、泥水匠,还是其他的领域如花匠、裱糊匠,凡是匠人针对的都是一种物质载体,而他所具备的技艺则是非物质遗产的精华。“倡导中国匠人精神,就应该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结合起来。”

中国民协顾问、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主任罗杨做主题演讲 钟欣 摄

中国民协顾问、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主任罗杨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不缺乏创新的激情,而缺少对传统的继承;我们不缺少对外开放的勇气,而缺少我们自己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我们也不缺少五千年的文脉传承和历史的资源,而缺少这些资源在当代的转换和创新发展;我们不缺少经济发展的速度,而缺少文化发展的高度。当速度为王,短平快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时候,精益求精、完美无瑕的工匠精神,却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相应的社会回报。“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提工匠精神。”

在嘉宾对话环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坦言,说到怎么传承,评书就需要坚持,因为学艺至少要五年才能满徒,站在台上还得看你的天分。工匠也是如此,学完之后也要看天赋、看悟性。说到怎么办,她说作为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艺术的传承人,自己就有一份责任,要把评书艺术传下去,不传就会失传。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晋宏逵表示,工匠精神第一条应该是一种“大爱”,爱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到痴迷程度,这才有可能出成绩;其次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我要把我这个事情做到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程度,一方面要传承师傅教给的东西,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能够创新,把这个行当做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两条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核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