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就像做了场梦一样过完了,只留下碎了一地的鞭炮皮、一桌热了又热的年夜饭、一双饱含泪水的眼睛。
在外务工的父母、儿女又要进城打工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又出现了,村子又空了。
我的梦想就是想打工
不知道做什么,考不起就算了
留守儿童没办法,又不是你想当留守儿童
反正我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接受
母亲都离开我了,万一父亲再离开我呢?怎么办
13岁的李卫东这样说。
曾经,李卫东也不是留守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他和姐姐都跟着父母在外漂泊。
但随着母亲病重负债,三年前,李卫东跟随母亲回到了正安县老家,转学到当地的瑞溪中学。
在学校里,他很孤独,常常一个人沉默不语;回到家中,只有病重的母亲为伴,父亲很少回来。
可病魔并没有对这一家网开一面,母亲还是被病魔带走了,家中为给母亲治疗而负债累累,此时,他才念九年级。
他不禁担心远在江苏打工的父亲,想着他跟父亲一起打工,减轻一些生活负担,他无法接受父亲再离开他了。
留守儿童卑微的梦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大山深处的瑞溪中学,有184名像李卫东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在感情和精神上都存在空缺。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有700多万,他们的孤独、迷茫、脆弱、自卑,常常无人倾诉。
山区的留守儿童的未来,大多只有两条现实的路可以走外出打工或是留在山区务农,这似乎是他们逃不掉的命运。
就算是像李卫东一样上了学的孩子,同样有着上学不如打工的困惑和迷茫。进厂打工能缓解父母的负担,解决最眼前、最需要的问题;而上学这种遥远而陌生的梦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是,李卫东的数学老师陈昌敏是这样告诉他的: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只能读书。
在陈昌敏几十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中,她见过数不清的学生,学着学着,人就不见了。
这是困扰全国6100多万留守儿童,以及他们老师的问题。远方的世界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那里有他们的父母,以及代表着先进、富足的一切。
筑梦飞往远方的翅膀
李卫东和他的同学们同样渴望、向往着大城市,想象着大城市是什么样的?学生怎么上课的?
山区的孩子向往远方,却又不了解远方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地是摆在陈昌敏教室里,她需要和全社会一起去解决。
在这些大山深处的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有一定程度缺乏,很多留守儿童更是难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2019年,李卫东所在的瑞溪中学建起了一间梦想中心。这是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公益项目,从2009年起,该项目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改造出了4600多间梦想中心,其中贵州数量最多,有400多间。
梦想中心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改建一间传统的教室,配备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为当地老师提供培训,还配套开发了30多门梦想课程,涵盖财商类、研学旅行类、反校园霸凌以及认识社区、重建亲情相关的课程。
梦想课堂远程教学
在瑞溪中学,孩子们大约每周至少上一堂梦想课程,最受欢迎的课程,就是去远方。
在这堂课,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想去的目的地,然后组团研究资料,制定行程。
一个学期16堂课结束时,基金会每年都会为几十支甚至上百支队伍,实现跨省研学的梦想。
行万里路的研学路上,还要完成一些任务,比如跟外国人打招呼,一起合照之类的。
2021年9月,腾讯会议向贵州21所乡村学校捐赠了腾讯会议Rooms。全体学生都可以通过互动屏幕,体验大城市的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这种互动启发式、理论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让曾经梦想打工的李卫东,重燃学习热情,高兴地说我想改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我很想当老师!
踏上奔赴远方的旅途
梦想课堂通过一块小小的屏幕,用科技的力量,搭建起了连接精彩世界的桥梁,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梦想之窗。
远方不是一个人的远方,而是7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的远方。虽然远方道阻且长,但身边温暖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