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际关系和发展研究中心(CSIRD)隐藏在加尔各答充满热带风情的别墅区,这间2004年11月成立的智库现任主任米什拉毕业于尼赫鲁大学。9月23日中午,他从办公桌后堆成小山高的资料中随手抽出一本递给来访的我们,抖了抖封面上的灰尘,说:“这是我们智库最开始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研究如何深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日本的经贸关系。”
然而,中国很快取代日本成为智库的主要研究方向。米什拉回忆说,“最初的时候中国人对发展两国经贸往来的热情高涨,反倒是印度商界反应普遍冷淡。”
刘友法将这种冷淡归结于印度对中国的安全心结。事实上,以涉及“战略资产”的安全为由,是印度长期禁止中国企业投资铁路和港口的主要原因。他说:“印度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存在安全心结,对中国是留一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以超国民的待遇欢迎外资,而印度是有限制的,对中国是歧视性的,出于安全的,他怕我们利用项目建设或者直接投资来渗透。”
莫迪冀望基础设施开路,同时大力布局装备制造业,以期减少出口原材料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巨额贸易逆差。在米什拉看来,莫迪想发展制造业就必须和中国合作,因为“只有将印度的软件优势和中国设备的硬件优势相结合,印度工业才有可能进一步升级。”数据表明,目前印度眼下装备制造业仅占国民经济15%,远远落后雄霸全球装备制造业的中国。
提起中国的基础设施,我们此行的导游,去年曾作为印度青年代表团成员访华的苏门,掩饰不住羡慕的神情,“北京的马路又宽敞又平整,印象最深刻的是高铁,我从北京坐高铁去武汉只用了5个小时。”
我问苏门,“如果来印度的中国人对基础设施产生抱怨,你会怎么说?”他说:“每个国家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印度正在加速发展。”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