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
在上海飞机制造公司的草坪上,记者见到了静静停放的运十飞机,这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款大型民航客机。运十从1972年研制,到1980年第二架飞机首飞,之后的5年里,曾经先后飞抵北京、乌鲁木齐、拉萨等地。
马赛:那么我一到厂的时候,(运十)正在科研试飞。当初小时候看到飞机飞起来的时候很感动的,因为这款飞机也是我们知识产权自己的,在三十年以前我们国家就能研制出那么大的飞机,150座级。
当年马赛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的时候,运十飞机正在试飞,然而参加没过多久,运十飞机项目下马,上海飞机制造厂只能靠维修飞机度日。
马赛:下马以后,实际上我们上飞公司没有主打产品,都是找米下锅,我们也生产过大客车,也生产过电风扇,生产过油马达,那么也修理过航线上的飞机,甚至于我们劳务输出到新加坡。
之后的十多年里,马赛所在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引进麦道公司的生产线,生产麦道系列飞机。1997年麦道被波音公司并购,代工项目终止,马赛和他的同事又开始到处找活。2002年,ARJ21飞机项目立项,之后这里成了ARJ21-700飞机的总装车间。
马赛:调试工作全部在这个厂房里完成,包括前期的对接也在这个厂房里完成。
马赛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ARJ21飞机的总装也是严格执行适航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图纸进行安装,即便是一颗铆钉和一个铆钉孔,也是同样的要求。
马赛:这个铆钉孔,我们工人师傅每打完一个孔都要进行测量,我们第一步是自己检查,还有复检,最后是质保人员专职检查。整架飞机成千上万个,不得了,全部是这样要求,对油箱区要求还要高。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已经成了中国商飞每个环节的常规要求,他们明白国际标准是中国大飞机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只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才能真正带动整个飞机研制和制造水平的提高。
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强度部部长助理朱林刚:我们取证的标准是跟国外任何一个型号的标准是一模一样的,对我们的要求不会说因为我们起步相对比较晚,会比人家稍微放松一点,我们只会比人家更严格,然后我们要做的工作,用一切手段来证明我的飞机是安全的,来保证我的飞机是安全的。
朱林刚指着电脑上的模型告诉记者,这是飞机上一个部件,由于部件非常大,而且不规则,加工难度非常之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不仅容易出现加工错误,而且材料的利用率非常低。
朱林刚:然后我们当时为了解决这个东西,跟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做激光成型技术,这个技术最终造成了我的生产零件的长度性能,跟我用机加生产的长度性能基本一样,而这个技术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他们为了攻克我们919的技术难关,他们也做了一些技术突破。
这是一个飞机的鸟撞实验。
朱林刚:这个蓝色的一个圆柱体相当于我们模拟的一个鸟,这是我们整个机头座舱盖的一个顶部,这个是我们做的一个分析,鸟散了以后其实这个顶部的结构还没有破坏。这个就是一个鸟体,倒在一个胶囊里面,有一个鸟体过来撞,这样一个实时的视频。这个鸟粉碎了,但是机体结构没有坏,就跟刚才那个分析非常接近。
朱林刚告诉记者,这是江苏一家民营企业的鸟撞技术。刚开始和这家企业合作的时候,他们的技术水平要差一些,但是通过不断摸索、改进,这家民营企业的鸟撞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的一流水平。
朱林刚:所以说大飞机这个产业能带动非常非常多的一个产业的进步,包括材料,包括电子设备,还有一些动力的一些设备,还有一些制造的工艺。
据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了解,在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新型支线客机研制过程中,迄今已累计攻克5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了100多项技术难题,申请了272件中国专利,掌握了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C919大型客机型号副总设计师周贵荣:从原材料到工艺,到我们后边高安全性系统整个设计的规范跟流程,跟整个管理模式,包括背后还有一大堆的基础工业的一大堆的产业,所以就是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工程来牵动它牵引它,才能把整个产业给带动起来。
截至目前,国内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参与了大型客机的研制;17家跨国公司作为大型客机机载系统供应商,并促成17家合资企业;30多所高校参与了大型客机技术攻关和科研课题研究。
周贵荣:航空制造业实际上是个战略性的产业,涉及到国家的安全跟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研制自己的大飞机,通过大飞机带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按照中国商飞市场中心的预测,今后20年,全球的民用客机规模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接近40000架的规模。
中国商飞公司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杨洋:这个民机市场,应该讲发展潜力巨大,截止到今年10月份以前,大概咱们全球是有将近19000架的在役的这种飞机,那么我们经过预测,在未来20年大概要接近40000架的飞机这么一个规模。就是各类的,包括涡扇飞机,单通道,双通道。
按照中国商飞市场中心的预测,今后20年亚太地区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的需求将会超过6000架,对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中国来说,未来20年,中国未来交付的飞机将超过5000架,金额超过6000亿美元。
周贵荣:未来航空市场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特别是我们中国国内未来的市场里面,航空运输的占有量会越来越大,所以特别在干线飞机也好,支线飞机也好,我们国内有这么巨大国土面积,所以有非常大的一个航空民用飞机的需求量,未来民用航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半小时观察:
实现大飞机的中国制造一直是国人的梦想。中国人的大飞机梦,从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到自主知识产权,从运10,麦道82,到ARJ21-700、C919,经历了三十年的艰辛历程。大飞机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代表着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都非比寻常。在政治上,大飞机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能力,其价值不逊于“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在经济上,大飞机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大飞机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从技术上看,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将有力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不管是基于现实需要还是未来考量,大飞机都是我们必欲求之的“中国之翼”。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