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第四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金地扑满城举办

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12月10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大会在市文化中心举行。原省文化厅厅长、省非遗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杨建新、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省非遗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裘国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主任江跃进、市政府副市长林丹军、市政协副主席刘净非等领导出席了大会,市有关领导、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各企业代表、各县(市、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负责人等近10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IMG_0239

 

集结社会力量 参与非遗传承

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由我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工作人员、研究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其他社会人士自愿结成的,具有全市性、专业性、群众性和非营利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体。

非遗保护协会旨在团结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集结优势互补的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提高业务理论指导,推广宣传普及非遗知识,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非遗保护协会的成立,能更好地联合、整合民间组织、民间资源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来。

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在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工作思路,保护机制基本健全,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但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还存在各地工作不均衡,整体保护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数字化保护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性保护未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应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非遗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成立非遗保护行业协会,把单一的社会个体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行业,推动我市非遗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钟世杰说。

首届非遗保护协会的会员大多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线的主要骨干力量,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

非遗协会做什么?会长陈三富表示,协会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运用多种形式,推广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争取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业务培训活动,为基层非遗保护单位培养人才,壮大队伍;积极开展非遗挖掘、保护等活动,积极为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关资料;开展非遗项目交流展示展演活动与非遗传承活动;编辑非遗保护研究的学术专著,指导或协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书刊、杂志、音像等资料的出版;配合市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业务活动,交流工作经验等。

大会还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成员,表决通过了《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章程》等有关事宜。期间还召开了协会首届常务理事会会议,选举并产生了首届协会负责人和领导机构,通过了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国家级32项 省级102项 市级351项

我市非遗成绩斐然

省文化厅原厅长、省非遗协会名誉会长杨建新表示,金华自2003年启动非遗保护工作十余年来,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非遗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全省名列前茅。浙江省首开全国诸多先河,创造了非遗普查的 浙江模式 、非遗名录的 浙江现象 和非遗保护的 浙江经验 。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市、县两级都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配备1~4人专(兼)职人员从事保护工作。我市还建立了完整的保护名录体系。全市现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浙江省级非遗项目102项,市政府已公布六批共计351项市级非遗项目。我市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传承人队伍。我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5人,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90人,涵盖非遗项目十大类别。

我市还打造了一批较具影响力的非遗品牌。婺剧、龙舞、十八蝴蝶、九狮图、道情等项目多次出访海内外;东阳木雕、竹编、兰溪贝雕、浦江麦秆贴画、剪纸等不少作品被国外爱好者收藏。我市还建成了一批非遗展示馆。2013年,利用省级文保单位府城隍庙,建设了综合性金华市非遗馆。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专题展示馆建设,目前全市建成30余个非遗专题展示馆,并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获得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传承和发展尤其是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将会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协会要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合理调动社会资源,着力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 钟世杰认为,非遗协会要把非遗保护行业的精英吸收到协会组织来,吸引民俗学、社会学和民间人士加盟,动员和组织民俗活动传承人、领头人参与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的良好格局,使协会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代表。

希望协会成立后能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带领会员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和和利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宣传,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副市长林丹军希望,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在协会的领导下,尽快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把我市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推进我市文化强市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希望金华非遗协会总结经验,为全省的非遗保护民间社团创造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 金华样本 。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